《秒的认识》教学思考范例。
与人合作交流时,我们经常需要亲自撰写文档,一般撰写前,我们会先搜索参考相关范文的写法。多看范文不仅可以累积知识,更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一篇优秀的范文怎么才能吸引别人的在注意力?为此,小编特意呈上“《秒的认识》教学思考范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下面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成功之处:
在本节课,课始我利用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出示生活中的各种钟表来认识秒,通过课件认识1秒、5秒、15秒等时间,让学生动手拨一拨感受1小格是一秒一大格是5秒,接着感受1秒有多长,加深了对1秒的体验。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点头、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做者”的角色。本课一改传统的方法,强调感悟和体验1分和1秒的时间长短,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学1分=60秒时,因为学生通过前面认识几秒的学习,已经知道秒针走一圈是60秒,在通过课件演示,就更加清晰秒针走1圈的同时分针走1小格,接着让孩子们讨论刚才发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总结出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最后体验1分有多长,在体验1分钟时还让学生观看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WWW.gSm600.cOM
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水平。练习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做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几秒钟,还引入生活中用秒来计量如:火箭发射的倒计时,赛跑,过马路的红绿灯,这些都是用秒来计量的。由此,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是由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应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问题反思
1、在教学“1分=60秒”的这个环节中,应适时地“放”一下学生,让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部分讨论的不到位,有的学生学的不实。
2、对后进生关注不够,分组学习考虑的不周。
3、教师有的时候还是不放心学生,说的话有时过多,如:30秒从哪走到哪是多少秒?可以放手让学生说,不必说的太多,因为前面已认识1秒、5秒、15秒,学生能说出来的一定让学生说。
4、本节课的内容特别适合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原来已经设计这样的环节名人名言,由于前面用的时间稍长,所以这个环节由老师代言了学生受的教育不深。
三、教学重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认识钟表、认识时间单位秒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涉及的内容不少,知识比较抽象,容量比较大。只要老师充分备课,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利用电教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就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果在让我教本节教学内容,我会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照顾中差生,总结自己的不足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老师的教法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老师的教学艺术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因此,老师要不断探索教学,融入课改,这样教学的效果会更好的。
编辑推荐
面积的认识教学思考其三
每项工作的工作成果都是由文档来体现的,大家可以把范文背下来。范文从写作模式、写作要点进行了全面展现。如何才能最快速方便地找到范文?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面积的认识教学思考其三,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认识面积是一节内容比较难的概念课,在让学生由实物表面的面积到封闭图形表面的面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这节课中我选取生活中教室中的事物让学生先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我先出示比较两个脚印的大小,比较数学书和自备本封面的大小入手,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物体的面是有大有小的,也让他们体会到可以通过重合法和观察法直观的比较出谁的面大,谁的面小。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我再过渡到对平面图形的面的大小比较上,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来平面图形的面同样是有大有小,从而自己总结出关于面积的定义,这种通过活动来认识概念的方法,就把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对面的积的理解。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
在认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用正方形,三角形等自选单位测量和估计图形的面积,体会自选单位的多样性。在比较之初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法直接看出谁的面积大,当我出示两个看起来面积差不多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比较的方法。有的同学用直尺量,利用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去比较;有的同学通过重叠的方法去发现;预设时还想让学生通过画小方格或者印小方格的方法去得出结论。全班同学在交流时,同学们是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学生对于面积的比较形成了自己的方法。
最后在练习中,同时通过择优,也看到小方格在面积比较中的作用(即数格子的方法),为下几节课利用小方格来认识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作好了铺垫,比生硬的灌输更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对面积的本质特征又有了更好的巩固。这样既把感受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较好,学习氛围比较融洽。
天气日历教学思考范例
一个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往往离不开文档,首先会想到参考他人的范文,范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何将范文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模版?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气日历教学思考范例,感谢您的参阅。
天气几乎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前面这两个课时的情况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
初步认识。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知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当问及“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往往回答“秋天来了”“今天好冷”等等。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并且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由此开始“天气日历”的学习,使得他们的兴趣更加浓厚。
通过天气符号的认识和学习,让学生具体去制作天气日历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东南风、西北风、无风、微风、大风、小风、0级、1级、2级、小雨、中雨、大雨、晴天、多云、阴天等术语及天气符号反映在天气日历表中,并根据日历表统计一季度、一个月、一周的天气情况,以后分析“天气日历表”搜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去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并记录,还有待于老师的督促指导。
9的乘法口诀教学思考范例
在公司中经常会遇到拟写文档,阅读一定量的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撰写文档,多了解范文是如何构思的很重要,想知道快速寻找范文的捷径?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9的乘法口诀教学思考范例”,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这一节课的内容由于有了原来的教学做铺垫所以在知识目标上难度不算太高,本课设计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生自己去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求出商所用的口诀。利用生活资源,对其中有效信息的选择和提取,以解决生活中问题来继续探索新的知识,避免了知识的重复枯燥,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同时发展了自己学习的能力。本课利用生活情境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支的教学理念。
教学情境的创设符合童心,给不同的孩子创造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有独立思考,有同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很快算出除法的方法:商想乘算除,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学习。
整节课的教学都围绕着欢乐节日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在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情境中更容易开展我们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10的认识教学思考其二
我们经常在各类报告、心得等材料上耗费大量时间,优秀范文可以协助我们的工作。优秀的范文其写作框架值得借鉴,一篇优秀的范文应该从哪里开始写起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的认识教学思考其二”,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第一,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二,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第三, 在分类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应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许多孩子们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们除了按年龄,按性别,有的还按衣着分、按发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乐于接收。
第三, 在分类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应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许多孩子们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们除了按年龄,按性别,有的还按衣着分、按发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乐于接收。
6、7的认识教学思考其二
现在很多上班族都需要撰写很多文档,当我们与其摸不着头脑,还不如去学习优秀范文的写法,有可借鉴的范文能让工作事半功倍。你是否正在烦恼范文的写作问题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6、7的认识教学思考其二”,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学生们已经有了1-5的数的认识基础,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学具摆出6和7。教学中在学生已经摆出6根小棒的情况下,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摆出7根小棒。通过学生动脑操作、叙述,使他们充分感知6与7的联系。从过程中归纳得出6和7的大小关系。在教学中我出示了计数器。也许是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当我用计数器数数时,发现学生的兴趣高涨。这也是我教学本课的一个小小收获,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直观接触!借助教具可以让学生直觉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巩固知识。并通过一把断尺,让学生知道7后面还有数,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关系。想象生活当中还存在哪些物体可以用6和7来表示,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数字之间的联系。
而对于重难点6、7的基数序数意义,先做书中的练习从左数第6个鱼缸里有几条小鱼,右数第5个鱼缸里有几条小鱼等由于这部分内容提问的太多,使后面的游戏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实际上这个游戏的部分应该是这节课的一个小高潮,没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而且后面在最后教学6和7的书写时,没有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写,有点遗憾。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也较轻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基数序数意义这一环节。虽然我运用了各种方法去渗透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但还是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多动脑既节约时间,又丰富了活动的形式,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