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课件资料 > 导航

《小小音乐家》音乐教案

发表时间:2024-07-25

《小小音乐家》音乐教学设计基础版。

文档的存在是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工具,处理前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下正确的范文。不同类型的范文,写作方式也千差万别,怎么样才能快速利用好范文的文章?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小音乐家》音乐教学设计基础版,带给大家。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的编辑现在向你推荐“《小小音乐家》音乐教学设计基础版”。从探索中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编写教案已经成为教师工作任务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为老师提供授课的思路。协作是成功的关键 让我们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

1、师:“大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音乐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片)同学们都看到些什么乐器啊?”

2、生:手鼓、喇叭、木琴......

3、师:“同学们真棒!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三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和乐器声音)

4、师:“蓝精灵们,用这些乐器演奏了一段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出示旋律片段)

“这段旋律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板书节奏)

5、师示范节奏,生模仿。(用“哒”表示),

6、师:(出示板书“手鼓”“喇叭”“木琴”)让学生说出动词和乐器的声音。(打起、吹起、敲起、嘭嘭嘭、嘀嘀嗒、叮叮咚、)

7、全班带歌词一起表示该部分的节奏。

8、师:“大家表现的真好!”

“蓝精灵们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全曲)

“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歌曲,同学们听了之后是不是也觉得很快乐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欢快的歌曲吧”(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1、师:“学唱之前,我们再听一次歌曲,我们用”啦“来哼唱。”

2、播放歌曲。(出示歌词)

3、师范唱第一段,生跟唱。

4、师:“老师唱完第一段了,谁能跟琴来唱唱第二段?”

5、个别唱,并让生说说第二段哪里最难唱。师进行指导。

6、师:“前面两段大家都会了,现在同学们可不可以唱唱第三段呢?”

7、生齐唱第三段,难点部分单独唱

8学生随琴跟唱整首歌曲。(如有错误,师及时纠正)、

9、师:“大家唱的很好,现在老师再来唱一遍,大家来找找有什么不同?”(师加上舞蹈动作范唱)

10、师:“现在谁能更有创意一些,自己加一些舞蹈动作呢?”

(全班边唱边跳一遍,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11、引导学生用伸懒腰的方法掌,掌握“跳哟、唱哟”的节奏特点。

12、歌曲对唱、接龙唱、前后唱......

三、小结

1、师:“先前,我们认识了三种乐器,分别是手鼓、喇叭和木琴。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乐器,看看那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三角铁、串铃、沙锤、)

”认识了新的乐器之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奏吧“(全班表演唱,个别学生伴奏)

2、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大家都当上了小音乐家,还能用乐器给歌曲伴奏,真是太棒了!课后,大家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乐器,和精灵们一样自己开一场音乐会!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给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家长。(响音乐,生表演唱、下课)

小编推荐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栏目小编为您提供了以下关于“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的信息,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教师的教诲,是需要我们一生都铭记的,好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授课。教师要将教案转化为实际授课以达到最大效果。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1

《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出现,因此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1.注重创设情境

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宽松、美好的情境中听辨乐器音色,模仿演奏动作,模唱乐器音色,为后面的歌唱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注重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

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因此不管是歌词的设计,还是节奏的创编,到进一步打开思路,自编歌词,都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欲望,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即巩固了本课的节奏内容,拓展了学习。

3.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在创编活动中,我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组组长汇报成果。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目标,主要通过“听”、“动”等要素,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情绪。因此整堂课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4.不足与改进

1)讲解难点节奏时,应让学生多感受练习节奏,而不是一味的老师讲。

2)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创编歌词展示时显得有点仓促,应该让更多地学生展示创编成果。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2

一、体验音的长短

1、吹卷纸“看”音的长短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生活中,音乐中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两个长、短不同的音,会出现什么现象,(音越长,卷纸伸得越长,音短,立刻缩了回来。)

2、出示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自己摸索奏出长、短音;

碰铃、双响筒、可乐瓶(可以逆向思维)

3、交流身边、自然界的音响;

4、喊名字

师设计几种情景

例一:站在高山上喊,

例二:你路上见到一个熟人,可一时想不出他的名字,还好想了一会而叫出来了。

生喊:张—宁—宁—、张—宁宁。

(教师用图谱的形式记录同学们的答案:———,—--,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始一种情景,自己用图型表示)

二、游戏“转圆圈”,在歌曲的乐曲中体验音的长短。

过渡:说话中有长有短,音乐更是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组合而成,在作曲家笔下,成为一首首美妙的旋律。

1、讲要求:根据听到的长、短音做“转圆圈”游戏,短音在圈外走、长音跳入圈内。

2、听旋律:初步感受

3、个别玩,其余同学在原地用不同动作表现长、短音;

4、全体律动。

三、“呱呱琴”哼唱——小小演奏家

刚才这段旋律很好听吧,现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演奏家”,把这首乐曲演奏出来。

1、嘴哼唱。短音拍嘴,探索长音的演奏方法(手伸展)

2、取名(呱呱琴)鼓励学生每次学歌,都可用此“演奏”

四、学唱歌曲

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一种乐器,这样乐器和音乐十分特别,他可喜欢了,经常向别人介绍,你猜他心受的乐器叫什么吗?

1、教师有感情范唱,不出示“吉他”,学生猜;

2、听录音,揭示——吉他

3、说说这个乐器声音特点,介绍吉他

4、学唱

①学生先模仿唱“砰砰砰”,师唱词

②师唱“砰砰砰”,学生唱词

5、齐唱,歌处理。唱出喜爱之情。

6、有感情地完整地唱、动

五、欣赏:

师:假如你学会了一样乐器,就在可能到一个乐队里和好多朋友一起演奏,今天我特意请来一个外国乐队,你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一员,

1、听到你喜欢的乐器的声音就用动作模仿这个乐器。

2、听到喇叭声吹长音动作,听到鼓声敲打。列队边走边表演。

师:这首乐曲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可以跟着踏步走,瞧,这个乐队就是边走边奏——军乐队

六、创编歌词:

好了,我们接触了好几种乐器,我想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你能不能像刚才那位演奏家那样,把你的乐器声模仿一下,并向大家夸奖一番。

1、教师先模仿表演唱“心爱的小琵琶”

2、学生个别上台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还真得涌现出好多“小小音乐家”,有演奏家、歌唱家、编词的,那张老师希望你们以后每次上音乐课,都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小音乐家”,自信、勇敢地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

教学反思:

一、“游戏”带领学生趣味学习音乐。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尔基曾经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教低年级儿童学习音乐时,把音乐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个好玩的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本堂课我设计了“读名字”、“转圆圈”、“呱呱琴”等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

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音乐新课标所体现的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参与,自由的探索,从而更好地体验、理解音乐,如今教师就是一个设计者的角色,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通过各个活动的参与,学生会觉得许多知识和答案是他们自己探寻、体验得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得到的,这样他们更有种满足感。

三、点燃了创造的火花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其实在我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很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探索音的长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探索碰铃发出短音,让双响筒发出长音。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3

《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涉及知识点较多,如: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三种乐器,并了解音色;感受歌曲旋律起伏的特点。但同时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快、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和弱起节拍,学生在演唱时不容易找准强拍和出现吐字不清楚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首先选择了一首具有明显旋律起伏的特点的美国乐曲《库乞乞》作为本节课律动音乐,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了乐曲波浪行、上行的特点,同时为本节课做了铺垫。

接着导入本课,聆听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并让学生带着欢快的情绪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中演唱了哪三种乐器?”可以说,不出示曲谱让学生倾听并找到答案是我在本次较严重一次大胆的尝试,主要是想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这个方法果然有效,同学们个个很认真,而且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很快找到答案。

有了同学们默契的配合,本课教学更加顺畅了,认识了乐器,了解了音色,知道了演奏姿势,更重要是通过:“beng、di、du”的模唱加深了同学们对乐器音色的印象,通过读词解决了弱起节拍这一难点,并在老师的引导与指导下,学生学会了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砰砰砰”。

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再次聆听会有进一步的感受,我又让学生拿起手和我一起画旋律线,用动作表现,为歌曲表演做了进一步的铺垫。在学唱歌曲时,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演唱方法,而且情绪高涨,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这次教学尝试是比较成功的,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感受、体验音乐的教学理念。但也有不足之处:模仿乐器姿势的动作可以加在歌表演中,读附点音符不准确时,应用专业术语告诉学生附点音符应读得稍长,因为平时接触过,学生会很快读准确。

通过这一次教研课,我对自己的教学技能有了进一步的领悟,理解到音乐不仅是唱和跳的结合,也是开拓和发展学生思维、升华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积累,努力为学生上出一堂真正的好课。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4

文章所揭露的社会现实,学生不容易体认。课文又很长,有些句子感***彩比较浓,学生不易理解,这也是学习上的难点。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较成功的地方是:

一、注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缩短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较深刻地体会杨科的悲惨遭遇,对杨科产生理解、同情,对不平等社会产生愤恨。

二、教学思路与文章思路吻合,顺学而导,长文短教。在第二课时我采用板块教学法(分二个板块),每个板块抓住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主题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体会杨科的音乐天赋及杨科命运的悲惨。如教学第一板块时,以研读“大伙为什么称杨科为小音乐家”的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杨科对音乐的热爱和杰出的音乐才能。学生在主题问题的`引领下,同文本真切对话,获得对生活对生命的悟。在体会理解课文7~9自然段时,又以“哪些语句让你心头一颤,为什么?”的中心问题,引领学生深究课文的重点段,通过读中悟、读中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丰富人物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感受经验。

三、重视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潜心会文本。读出感悟、读出感情、读出思考、读出韵味。整节课书声朗朗,语文课的味道浓。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5

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随后,我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学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贴上“吉他图片”)

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学生开始有模有样地摆出吉他的演奏姿势。)

2、师:第二位小朋友是谁?(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生:这是小提琴!(在黑板上贴上小提琴图片)

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播放圆号音乐片段,对于圆号的音色,学生可能会出现一脸的茫然)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

(生讨论)

师: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圆号的来历。)

二、寓教于乐

1、第一遍聆听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

(播放课件,在伦敦、巴黎、柏林三地风光照片背景衬托下,聆听本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

2、第二遍聆听

师: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在无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歌曲中三段歌词的记忆,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听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

(演奏时的心情很高兴、愉快地,演奏的声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这里教师解决后半部分的衬词)

4、第四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随音乐带上前面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

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跟老师走出位置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用身边的.东西来制作一件小乐器,乐器都带来了吗?

(在第四册中已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击乐,这里学生应该会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须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在空月饼盒的旁边穿根绳子系上结,可以挂在脖子上,再用两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个空的纸巾盒,几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纸巾盒上,拉动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2、师: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学生小组进行编创。(学生纷纷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为自己的乐器编歌词。)

4、上台展示。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拿起你们的小乐器为自己编的歌曲伴奏吧!(孩子们合着伴奏音乐高兴地拿起自己制作的乐器,唱着自己编的歌词,陶醉地唱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也可以拿起酸奶瓶,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让我们就在这愉快的、充满成就感的音乐里结束这节难忘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了解乐器的这部分。没等我演示完乐器演奏的姿势时,学生们都能很快的反映出我演示的是什么乐器,这说明学生对乐器的熟悉,也说明我的演示是像模像样的。等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再让个别学生来体会,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反映很灵敏,而且课堂秩序活而不乱,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被我的音乐课吸引了,也说明了学生的训练有素。看到学生这么有兴致的参与音乐活动中来,我鼓励他们:音乐来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小音乐家!

对于新教师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与学生的互动还做得不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这一点,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名师!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6

首先谈一下李老师的音乐课《我是小音乐家》,她的课前一番听音乐画旋律线的导入,既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又让学生感受到用动作也能表现音乐。充分调动了三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十分迫切的想要开始上音乐课,这一点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然后,李颖老师介绍了这首舞曲的名字后,就一边播放《匈牙利舞曲》一边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匈牙利美丽的`景色以及匈牙利人们的舞蹈场景,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画出图谱来帮助学生了解每段音乐的旋律特点,这是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当旋律优美舒展时应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当旋律热情奔放时有用什么线条,使每位同学都认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也充分体现了授课老师具有非常专业的音乐素质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另外,李颖老师在课堂上教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时,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先把歌曲中一段简单的衬词提出来让学生模唱,学会演唱后再在乐句前面加上一段连贯的音乐让同学们连起来学唱,两句加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是这首歌曲的一个难点。在解决这个难点的过程中,她能耐心的引导学生去反复的学唱,直到学生学会唱为止。在解决了难点后,老师才完整的播放整首歌曲让学生学唱,这首歌曲一共有三段歌词,而且每段歌词的内容都不相同,主要是认识三位音乐家分别在伦敦学弹吉他,在柏林学拉提琴,在巴黎学吹法国号,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在一节音乐课把歌词记牢固是比较难的。但李颖老师在教唱歌词时能抓住这一特点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三个地方分别是英国、德国、法国的首都,还把三种乐器的演奏手法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歌词的印象更深刻。这十分有助于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把知识带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中,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也要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让他们上课不但有好的音乐,也能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学到课外知识。

在这堂课上,我认为有几点不足的就是:第一,教师的钢琴伴奏比较马虎,只用了即兴伴奏,没有用正式的伴奏谱来伴奏,而且左手的伴奏声音太大,出来的效果不和谐。在今后我的课堂上,我也要尽量的避免此类情况出现;第二,在教唱歌曲时有的乐句反复机械教唱的太多次,让人感到有点烦。其实难点句的教唱还可以在教唱整首歌曲的过程中逐渐渗透,让学生慢慢地接受,不用太急于一时就要学会这句。第三,本课重点是教唱《我是小音乐家》,应该把更多时间留给教唱歌曲,本节课教唱歌曲时间相对较短,不足够。前面的舞曲欣赏占用的时间稍长了一些,可以减少讲解、欣赏舞曲的时间。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我能让学生继续爱上音乐课,改进老的教育方法,迎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在快乐中学,在学中得到快乐!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7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根据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反映了波兰19世纪的农村生活。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男孩子——扬科,为了摸摸管家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全文以小扬科对音乐的“爱”和命运的“惨”为线索,先介绍了扬科和他穷苦的身世,又讲扬科酷爱音乐和他具有卓越的音乐天赋,接着讲小扬科对小提琴的痴迷向往,最后讲他为了偷看地主仆人那把迷人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丧生。

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课时,教师提出“究竟是谁害死了小扬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争论。有的说是更夫害死的,有的说是管家害死的,还有的说是仆人害死的。这些意见,从现象上看,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向前推进。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深思:扬科和母亲为什么过着这种贫困的生活?八岁的小扬科为什么要去当牧童,受人欺凌?这样,学生很快就领悟到是地方、资产阶级统治的黑暗社会害死了扬科,仆人、更夫、管家无非是统治阶级的奴才、帮凶。从而,学生的思维流程由仆人、更夫、管家汇流到深层——黑暗的社会制度。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得出这一正确答案,感情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再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这是一篇悲剧性的文章。作者运用艺术的力量,“把美好的东西打破了给人看”。这又是一篇以音乐为素材的课文,具有强大的音乐感染力。我在教学中抓了以下三点。

1、从声响入手。在课堂上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同扬科一样对音乐热爱的感情,同扬科感情产生共鸣。教学时先让学生听一两段录音,如斯特劳斯《春天的歌》造成音乐环境。然后以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为重点,通过老师范读或配乐朗诵、学生想像、模拟声响等手段,启发学生的音乐想像。一层层地把音乐美烘托上去,以与下一步扬科悲惨遭遇的描写形成强烈对比。

2、注意启发学生联想和情绪。课文第七到第十二自然段描写扬科在夜里想去摸摸心爱的小提琴被发现,受毒打的情形,我通过课文关键词联想和意境的创设使学生先是体会到静——可怕的`寂静中扬科的恐惧。到动——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造成骂声、打声、哭声……让学生展开充分想像,使扬科命运的悲剧充分展现出来。

3、抓住文章重点句、段,适时激发学生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如课文的最后扬科快死了,他躺在长凳上。这时我以缓慢的悲哀的语调朗读课文结尾部分:“屋子前面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这样的美好世界,扬科就要见不到了”。接着再次放音乐,让学生进入音乐世界中。

没有情感的人是浅薄的人,伟大出自炽热的爱。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们应认识到:惊奇、愉快、妙趣、幽默等这些情感因素,是教学的好帮手,正确地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但有利身心健康、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8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快乐、活泼情绪,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习歌曲。

2、能把握歌曲的结构,尝试分组的自主学习歌曲并大胆仿编。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及乐器卡。

3、字卡:森林音乐家、热闹、快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我听见风儿在呼呼吹”

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在强拍上声音要——,在弱拍上呢?

(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么美妙的声音带我们到了一片森林里,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看音符)“热闹”

2、这些音乐是谁带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扑捉歌词的结构,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念歌词。

1、找对应。

松鼠、提琴、音乐家、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

(有补充吗?)(你知道怎样演奏小提琴吗?)(会演奏乐器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2、图谱演示完整说一段歌词。

3、圆舞板也想说,听听他说的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强拍、附点、重复)

4、圆舞板想要邀请我们一起说,准备好了吗?你们可以拍手哦!

(四)、跟音乐唱,尝试表演唱。

1、你能把这些小秘密都唱出来吗?(跟琴演唱2~3遍)

2、我想当音乐家,瞧!我会拉小提琴,你们呢?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演奏起来吧!

(五)幼儿自主学习第二、第三段。

1、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呢?他会演奏什么乐器呢?这个任务交给每个小组,以你为中心,这边为A组,这边为B组,每一组听一段音乐,听完后一起唱出来,看哪一组最会听。

2、音乐家是谁?他演奏的是——?怎样演奏的?一组演唱一组表演,交换表演。

3、现在告诉我这首歌有几段?歌名叫《》。

4、完整表演唱。孩子们音乐家快乐地演奏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我们也把我们快乐的声音带给他们好吗?你的表情,你的声音、你的动作……

(六)创编歌曲,制作音乐相册。

1、集体。猜猜这是什么乐器?钢琴。

2、个别。

3、找个小伙伴,编给他听。看!这是音乐家相框。

孩子们,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个小小音乐家的。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9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第一课时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学习目标有三方面:一是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二是认知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以及演奏姿势;三是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1、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2、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教学环节分为初听歌曲、模唱曲调、学唱歌词、表现歌曲、创编歌曲五个环节。让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的由接受歌曲,到掌握歌曲,再到自由拓展歌曲,很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内容。

下面我再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给大家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我按教材要求,让孩子们用摸唱的方法学唱歌曲。通过默唱、轻唱、自由唱、有感情唱等循序渐进的步骤,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和鼓励者,学生才是在这一堂课的主人。因此不管是歌曲动作的设计,自编歌词,都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欲望,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即巩固了本课的节奏内容,拓展了学习,又感悟到了音乐迷人之目的。

最后的音乐活动是我设计的本课高潮。我通过复习、转换音乐表演等形式来创编动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经过自己创编、同桌间交流、自由表演、上台展示等步骤,孩子们各显神通,都能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不但自己跳的很投入,也能和小伙伴们配合默契。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等评价手段,他们更喜欢、更有信心表现自己。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一直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里状态,因此整堂课中,充分体现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我认为不够好的地方是:在感受、体验、模仿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的时候,孩子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认识乐器,但是不能准确的去模仿演奏姿势,这些事需要在平时多给孩子们提供机认识、运用。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是很活跃,歌曲节奏复杂,歌词内容较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今天的反思,相信以后会更好。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10

播放了《匈牙利舞曲》让学生欣赏,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我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用线条来表示图谱,而且不同情绪的音乐采用不同的线条。在听之前提问学生了乐曲各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接着还让学生分段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老师听着音乐画旋律线,感受乐曲情绪,第二部分学生与教师用动作表示,并对两部分进行对比,找出这两部分不同的情绪如何对比,第三部分让学生聆听话旋律线,说说这部分与那一部分相同,最后在介绍舞曲的名称、作者和舞曲的结构。最后才引出本节课学唱的新歌《我是小音乐家》。这部分的教学老师能调动起学生欣赏舞曲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使学生能很认真投入的跟着做律动。

但作为副课内容,这里占用的时间太长,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去讲述分析《匈牙利舞曲》,导致主次部分。

在学唱《我是小音乐家》时,通过过关游戏,将本课的难点解决,但是在忘记提醒学生弱起小节如何衔接,导致学生在演唱这个乐句时衔接不够自然。教授歌曲时没有用教唱的方式,而采用了听唱法,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歌曲,在每次听赏歌曲的时候,我都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的去听歌曲,不让学生盲目的去听,这样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难点解决上我用过关游戏来吸引学生,将难点解决,并及时进行表扬。

但在上课是由于前欣赏部分用时太多,导致后面主要内容时间不够,在随琴演唱的时候,钢琴伴奏的速度比较快,学生很难唱好歌曲,应该开始时把速度稍微放慢些,等学生对歌曲唱熟悉后再回到原来稍快的速度演唱。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11

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堂《小青蛙找家》的综合课。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意图:

一、以“趣”激“学”,自然引入。

音乐新课标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放在了首要位置,它强调:只

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并且参与音乐活动。而且对他们将来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和影响。所以,我觉得:现在的音乐课,应淡化“双基”,真正让“趣”先行。在本节课中,我也有所体现。如: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角时,我使用了“猜谜语”形式,请出主角后,又通过小青蛙给大家讲了“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让学生带着悬念听歌曲,寻找故事的结局。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所以,我觉得:一堂课最初的导入一定要精彩,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这样,你的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创设情景,轻松学习。

现在的音乐课越来越倡导“玩”中“学”,“学”中“玩”,音乐课应该是轻松的,而不是有压力的。尤其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就更为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如:在语言的引导上,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投入进去。如朗读歌词,在语言上我换了种说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荷叶上的节拍,谁能帮助小青蛙踩着荷叶上的节拍找到妈妈?”这样一说,比你老师直接说“我们先来朗读荷叶上的节奏”更有效。因为小朋友喜爱小动物,并且愿意帮助小动物。在后面部分,体会小青蛙找家的心情可以说是歌曲的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说,然后用表情表现着急、难过、害怕、伤心的心情,使学生体会了小青蛙找家时的心情。

三、层层铺设,化难为易。

现在的新课程,还专门有了配套的教学光盘。课件制作画面精美,实用性强。本课中,关于“荷叶上的节拍”课件中还专门有一幅图画,而且这一节奏也是比较重要的,在后面环节我还要求创编歌词。但是如何自然的利用此图呢?我想了又想,最后我在故事的创编中,加入了乌龟爷爷的话。所以在朗读荷叶上的节拍时,就自然过渡了。把故事的内容和课件的图片恰到好处融合在一起。后面的创编也基本上达到要求。

纵观本课教学设计,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但在表演音乐时也有一些不足:如青蛙妈妈和小草、荷叶的表现太死板,在课上我也缺乏指导。最后环节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木鱼敲击还可以。但在碰铃和三角铁加入时,因为已经下课,匆匆忙忙做得不太到位。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篇12

《小小音乐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音乐课。我所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活泼欢快的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小音乐家》,以歌唱教学为主。根据歌曲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音乐游戏”——“模仿音乐家”——“音乐家演出”这一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巩固音符、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在一系列的学生参与活动中,达到了教学目标。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作以下反思:

一、激发兴趣,全体参与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而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非常轻松、愉悦、有趣的课堂氛围。根据情境内容和学生一起找朋友,用音符变魔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分成五人小组进行合作“音乐家表演”,最后以参加联欢会的形式鼓励小音乐家们上台表演。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运用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性,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掘他们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和合作能力,丰富审美体验。本节课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切身参与,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音乐。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在以学唱歌曲为重点,我采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歌曲。在教学歌曲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学唱歌曲时的细节。比如:歌曲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相互融合,将表情、语气、动作表演等情感表现贯穿歌曲教学始终。再如:附点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唱准附点节奏,又不用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我采用了按节奏读歌词的方式,带着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读歌词,并找出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规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附点节奏,从而在唱歌时,这一难点瞬即突破。

三、精心设计,准备充分

本节课的CAI课件制作精美,给学生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在课堂上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另外,我还准备了音乐卡片、小快板、打击乐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总的来说,作为执教者,我对本节课是比较满意的。我教得愉快,学生也学得愉快。但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游戏环节时间稍长了一点。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缺乏了解,以致于在“找朋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不能根据手中的卡片找到朋友,耽搁了一些时间。另外,学生演唱歌曲时表情还可以更夸张一些,唱得更轻快一些。表演歌曲时,对于个别胆小的孩子,应该多一些鼓励,课堂中还可多一些学生的相互评价。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细节,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最有效的学习。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合集12篇)


一位优秀的老师,其课堂前的准备一定是充分的,身为教师要学会编写有自己风格的教案。在书写教案的时候,教师应当更加用心,而非泛泛而谈,关于写教案你有没有自己的经验呢?通过本文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1】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第一课时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学习目标有三方面:一是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二是认知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以及演奏姿势;三是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1、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2、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教学环节分为初听歌曲、模唱曲调、学唱歌词、表现歌曲、创编歌曲五个环节。让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的由接受歌曲,到掌握歌曲,再到自由拓展歌曲,很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内容。

下面我再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给大家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我按教材要求,让孩子们用摸唱的方法学唱歌曲。通过默唱、轻唱、自由唱、有感情唱等循序渐进的步骤,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和鼓励者,学生才是在这一堂课的主人。因此不管是歌曲动作的设计,自编歌词,都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欲望,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即巩固了本课的节奏内容,拓展了学习,又感悟到了音乐迷人之目的。

最后的音乐活动是我设计的本课高潮。我通过复习、转换音乐表演等形式来创编动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经过自己创编、同桌间交流、自由表演、上台展示等步骤,孩子们各显神通,都能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不但自己跳的很投入,也能和小伙伴们配合默契。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等评价手段,他们更喜欢、更有信心表现自己。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一直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里状态,因此整堂课中,充分体现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我认为不够好的地方是:在感受、体验、模仿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的时候,孩子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认识乐器,但是不能准确的去模仿演奏姿势,这些事需要在平时多给孩子们提供机认识、运用。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是很活跃,歌曲节奏复杂,歌词内容较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今天的反思,相信以后会更好。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2】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因此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课后我也反思了本节课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1、注重创设情境

我首先用分段聆听的方式进行导入,我问学生:刚才的三位音乐家来自哪里?都演奏了哪些乐器?接着自然引入到第一个听辩活动。整堂课始终围绕在这个特定的情境当中,学生在很宽松、美好的情境中进行着学习。

2、注重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

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因此不管是歌词的设计,还是节奏的创编,到进一步打开思路,自编歌词,都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欲望,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即巩固了本课的节奏内容,拓展了学习。

3、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在创编活动中,我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组组长汇报成果。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动”等要素,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情绪。因此整堂课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4、不足与改进

(1)教师授课中语速太快,学生还没听清就过去了。

(2)讲解难点节奏时,应让学生多感受练习节奏,而不是一味的老师讲。

(3)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创编歌词展示时显得有点仓促,应该让更多地学生展示创编成果。

最后,感谢校领导及同仁们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争取更上一层楼!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3】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根据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的,反映了波兰19世纪的农村生活。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男孩子——扬科,为了摸摸管家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饱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全文以小扬科对音乐的“爱”和命运的“惨”为线索,先介绍了扬科和他穷苦的身世,又讲扬科酷爱音乐和他具有卓越的音乐天赋,接着讲小扬科对小提琴的痴迷向往,最后讲他为了偷看地主仆人那把迷人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丧生。

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课时,教师提出“究竟是谁害死了小扬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争论。有的说是更夫害死的,有的说是管家害死的,还有的说是仆人害死的。这些意见,从现象上看,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向前推进。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深思:扬科和母亲为什么过着这种贫困的生活?八岁的小扬科为什么要去当牧童,受人欺凌?这样,学生很快就领悟到是地方、资产阶级统治的黑暗社会害死了扬科,仆人、更夫、管家无非是统治阶级的奴才、帮凶。从而,学生的思维流程由仆人、更夫、管家汇流到深层——黑暗的社会制度。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得出这一正确答案,感情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再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这是一篇悲剧性的文章。作者运用艺术的力量,“把美好的东西打破了给人看”。这又是一篇以音乐为素材的课文,具有强大的音乐感染力。我在教学中抓了以下三点。

1、从声响入手。在课堂上创设音乐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同扬科一样对音乐热爱的感情,同扬科感情产生共鸣。教学时先让学生听一两段录音,如斯特劳斯《春天的歌》造成音乐环境。然后以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为重点,通过老师范读或配乐朗诵、学生想像、模拟声响等手段,启发学生的音乐想像。一层层地把音乐美烘托上去,以与下一步扬科悲惨遭遇的描写形成强烈对比。

2、注意启发学生联想和情绪。课文第七到第十二自然段描写扬科在夜里想去摸摸心爱的小提琴被发现,受毒打的情形,我通过课文关键词联想和意境的创设使学生先是体会到静——可怕的`寂静中扬科的恐惧。到动——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造成骂声、打声、哭声……让学生展开充分想像,使扬科命运的悲剧充分展现出来。

3、抓住文章重点句、段,适时激发学生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如课文的最后扬科快死了,他躺在长凳上。这时我以缓慢的悲哀的语调朗读课文结尾部分:“屋子前面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这样的美好世界,扬科就要见不到了”。接着再次放音乐,让学生进入音乐世界中。

没有情感的人是浅薄的人,伟大出自炽热的爱。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们应认识到:惊奇、愉快、妙趣、幽默等这些情感因素,是教学的好帮手,正确地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但有利身心健康、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4】

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随后,我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学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贴上“吉他图片”)

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学生开始有模有样地摆出吉他的演奏姿势。)

2、师:第二位小朋友是谁?(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生:这是小提琴!(在黑板上贴上小提琴图片)

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播放圆号音乐片段,对于圆号的音色,学生可能会出现一脸的茫然)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

(生讨论)

师: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圆号的来历。)

二、寓教于乐

1、第一遍聆听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

(播放课件,在伦敦、巴黎、柏林三地风光照片背景衬托下,聆听本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

2、第二遍聆听

师: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在无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歌曲中三段歌词的记忆,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听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

(演奏时的心情很高兴、愉快地,演奏的声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这里教师解决后半部分的衬词)

4、第四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随音乐带上前面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

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跟老师走出位置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用身边的.东西来制作一件小乐器,乐器都带来了吗?

(在第四册中已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击乐,这里学生应该会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须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在空月饼盒的旁边穿根绳子系上结,可以挂在脖子上,再用两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个空的纸巾盒,几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纸巾盒上,拉动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2、师: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学生小组进行编创。(学生纷纷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为自己的乐器编歌词。)

4、上台展示。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拿起你们的小乐器为自己编的歌曲伴奏吧!(孩子们合着伴奏音乐高兴地拿起自己制作的乐器,唱着自己编的歌词,陶醉地唱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也可以拿起酸奶瓶,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让我们就在这愉快的、充满成就感的音乐里结束这节难忘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了解乐器的这部分。没等我演示完乐器演奏的姿势时,学生们都能很快的反映出我演示的是什么乐器,这说明学生对乐器的熟悉,也说明我的演示是像模像样的。等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再让个别学生来体会,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反映很灵敏,而且课堂秩序活而不乱,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被我的音乐课吸引了,也说明了学生的训练有素。看到学生这么有兴致的参与音乐活动中来,我鼓励他们:音乐来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小音乐家!

对于新教师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与学生的互动还做得不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这一点,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名师!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5】

首先谈一下李老师的音乐课《我是小音乐家》,她的课前一番听音乐画旋律线的导入,既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又让学生感受到用动作也能表现音乐。充分调动了三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十分迫切的想要开始上音乐课,这一点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然后,李颖老师介绍了这首舞曲的名字后,就一边播放《匈牙利舞曲》一边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匈牙利美丽的`景色以及匈牙利人们的舞蹈场景,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画出图谱来帮助学生了解每段音乐的旋律特点,这是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当旋律优美舒展时应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当旋律热情奔放时有用什么线条,使每位同学都认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也充分体现了授课老师具有非常专业的音乐素质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另外,李颖老师在课堂上教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时,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先把歌曲中一段简单的衬词提出来让学生模唱,学会演唱后再在乐句前面加上一段连贯的音乐让同学们连起来学唱,两句加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是这首歌曲的一个难点。在解决这个难点的过程中,她能耐心的引导学生去反复的学唱,直到学生学会唱为止。在解决了难点后,老师才完整的播放整首歌曲让学生学唱,这首歌曲一共有三段歌词,而且每段歌词的内容都不相同,主要是认识三位音乐家分别在伦敦学弹吉他,在柏林学拉提琴,在巴黎学吹法国号,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在一节音乐课把歌词记牢固是比较难的。但李颖老师在教唱歌词时能抓住这一特点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三个地方分别是英国、德国、法国的首都,还把三种乐器的演奏手法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歌词的印象更深刻。这十分有助于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把知识带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中,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也要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让他们上课不但有好的音乐,也能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学到课外知识。

在这堂课上,我认为有几点不足的就是:第一,教师的钢琴伴奏比较马虎,只用了即兴伴奏,没有用正式的伴奏谱来伴奏,而且左手的伴奏声音太大,出来的效果不和谐。在今后我的课堂上,我也要尽量的避免此类情况出现;第二,在教唱歌曲时有的乐句反复机械教唱的太多次,让人感到有点烦。其实难点句的教唱还可以在教唱整首歌曲的过程中逐渐渗透,让学生慢慢地接受,不用太急于一时就要学会这句。第三,本课重点是教唱《我是小音乐家》,应该把更多时间留给教唱歌曲,本节课教唱歌曲时间相对较短,不足够。前面的舞曲欣赏占用的时间稍长了一些,可以减少讲解、欣赏舞曲的时间。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我能让学生继续爱上音乐课,改进老的教育方法,迎合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在快乐中学,在学中得到快乐!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6】

文章所揭露的社会现实,学生不容易体认。课文又很长,有些句子感***彩比较浓,学生不易理解,这也是学习上的难点。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较成功的地方是:

一、注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缩短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较深刻地体会杨科的悲惨遭遇,对杨科产生理解、同情,对不平等社会产生愤恨。

二、教学思路与文章思路吻合,顺学而导,长文短教。在第二课时我采用板块教学法(分二个板块),每个板块抓住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主题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体会杨科的音乐天赋及杨科命运的悲惨。如教学第一板块时,以研读“大伙为什么称杨科为小音乐家”的问题,帮助学生体会杨科对音乐的热爱和杰出的音乐才能。学生在主题问题的`引领下,同文本真切对话,获得对生活对生命的悟。在体会理解课文7~9自然段时,又以“哪些语句让你心头一颤,为什么?”的中心问题,引领学生深究课文的重点段,通过读中悟、读中想象将静态的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丰富人物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感受经验。

三、重视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潜心会文本。读出感悟、读出感情、读出思考、读出韵味。整节课书声朗朗,语文课的味道浓。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7】

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喜爱小动物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堂《小青蛙找家》的综合课。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意图:

一、以“趣”激“学”,自然引入。

音乐新课标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放在了首要位置,它强调:只

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并且参与音乐活动。而且对他们将来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和影响。所以,我觉得:现在的音乐课,应淡化“双基”,真正让“趣”先行。在本节课中,我也有所体现。如: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角时,我使用了“猜谜语”形式,请出主角后,又通过小青蛙给大家讲了“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让学生带着悬念听歌曲,寻找故事的结局。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所以,我觉得:一堂课最初的导入一定要精彩,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这样,你的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创设情景,轻松学习。

现在的音乐课越来越倡导“玩”中“学”,“学”中“玩”,音乐课应该是轻松的,而不是有压力的。尤其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就更为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如:在语言的引导上,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投入进去。如朗读歌词,在语言上我换了种说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荷叶上的节拍,谁能帮助小青蛙踩着荷叶上的节拍找到妈妈?”这样一说,比你老师直接说“我们先来朗读荷叶上的节奏”更有效。因为小朋友喜爱小动物,并且愿意帮助小动物。在后面部分,体会小青蛙找家的心情可以说是歌曲的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说,然后用表情表现着急、难过、害怕、伤心的心情,使学生体会了小青蛙找家时的心情。

三、层层铺设,化难为易。

现在的新课程,还专门有了配套的教学光盘。课件制作画面精美,实用性强。本课中,关于“荷叶上的节拍”课件中还专门有一幅图画,而且这一节奏也是比较重要的,在后面环节我还要求创编歌词。但是如何自然的利用此图呢?我想了又想,最后我在故事的创编中,加入了乌龟爷爷的话。所以在朗读荷叶上的节拍时,就自然过渡了。把故事的内容和课件的图片恰到好处融合在一起。后面的创编也基本上达到要求。

纵观本课教学设计,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但在表演音乐时也有一些不足:如青蛙妈妈和小草、荷叶的表现太死板,在课上我也缺乏指导。最后环节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木鱼敲击还可以。但在碰铃和三角铁加入时,因为已经下课,匆匆忙忙做得不太到位。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8】

《小小音乐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音乐课。我所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活泼欢快的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小音乐家》,以歌唱教学为主。根据歌曲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音乐游戏”——“模仿音乐家”——“音乐家演出”这一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巩固音符、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在一系列的学生参与活动中,达到了教学目标。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作以下反思:

一、激发兴趣,全体参与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而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非常轻松、愉悦、有趣的课堂氛围。根据情境内容和学生一起找朋友,用音符变魔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分成五人小组进行合作“音乐家表演”,最后以参加联欢会的形式鼓励小音乐家们上台表演。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运用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性,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掘他们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和合作能力,丰富审美体验。本节课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切身参与,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音乐。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在以学唱歌曲为重点,我采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歌曲。在教学歌曲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学唱歌曲时的细节。比如:歌曲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相互融合,将表情、语气、动作表演等情感表现贯穿歌曲教学始终。再如:附点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唱准附点节奏,又不用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我采用了按节奏读歌词的方式,带着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读歌词,并找出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规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附点节奏,从而在唱歌时,这一难点瞬即突破。

三、精心设计,准备充分

本节课的CAI课件制作精美,给学生一种美的视觉享受,在课堂上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另外,我还准备了音乐卡片、小快板、打击乐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总的来说,作为执教者,我对本节课是比较满意的。我教得愉快,学生也学得愉快。但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游戏环节时间稍长了一点。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缺乏了解,以致于在“找朋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不能根据手中的卡片找到朋友,耽搁了一些时间。另外,学生演唱歌曲时表情还可以更夸张一些,唱得更轻快一些。表演歌曲时,对于个别胆小的孩子,应该多一些鼓励,课堂中还可多一些学生的相互评价。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细节,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最有效的学习。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9】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快乐、活泼情绪,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习歌曲。

2、能把握歌曲的结构,尝试分组的自主学习歌曲并大胆仿编。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及乐器卡。

3、字卡:森林音乐家、热闹、快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我听见风儿在呼呼吹”

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在强拍上声音要——,在弱拍上呢?

(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么美妙的声音带我们到了一片森林里,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看音符)“热闹”

2、这些音乐是谁带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扑捉歌词的结构,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念歌词。

1、找对应。

松鼠、提琴、音乐家、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

(有补充吗?)(你知道怎样演奏小提琴吗?)(会演奏乐器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2、图谱演示完整说一段歌词。

3、圆舞板也想说,听听他说的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强拍、附点、重复)

4、圆舞板想要邀请我们一起说,准备好了吗?你们可以拍手哦!

(四)、跟音乐唱,尝试表演唱。

1、你能把这些小秘密都唱出来吗?(跟琴演唱2~3遍)

2、我想当音乐家,瞧!我会拉小提琴,你们呢?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演奏起来吧!

(五)幼儿自主学习第二、第三段。

1、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呢?他会演奏什么乐器呢?这个任务交给每个小组,以你为中心,这边为A组,这边为B组,每一组听一段音乐,听完后一起唱出来,看哪一组最会听。

2、音乐家是谁?他演奏的是——?怎样演奏的?一组演唱一组表演,交换表演。

3、现在告诉我这首歌有几段?歌名叫《》。

4、完整表演唱。孩子们音乐家快乐地演奏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我们也把我们快乐的声音带给他们好吗?你的表情,你的声音、你的动作……

(六)创编歌曲,制作音乐相册。

1、集体。猜猜这是什么乐器?钢琴。

2、个别。

3、找个小伙伴,编给他听。看!这是音乐家相框。

孩子们,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个小小音乐家的。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10】

一、体验音的长短

1、吹卷纸“看”音的长短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生活中,音乐中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两个长、短不同的音,会出现什么现象,(音越长,卷纸伸得越长,音短,立刻缩了回来。)

2、出示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自己摸索奏出长、短音;

碰铃、双响筒、可乐瓶(可以逆向思维)

3、交流身边、自然界的音响;

4、喊名字

师设计几种情景

例一:站在高山上喊,

例二:你路上见到一个熟人,可一时想不出他的名字,还好想了一会而叫出来了。

生喊:张宁宁、张宁宁。

(教师用图谱的形式记录同学们的答案:xx,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始一种情景,自己用图型表示)

二、游戏“转圆圈”,在歌曲的乐曲中体验音的长短。

过渡:说话中有长有短,音乐更是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组合而成,在作曲家笔下,成为一首首美妙的旋律。

1、讲要求:根据听到的长、短音做“转圆圈”游戏,短音在圈外走、长音跳入圈内。

2、听旋律:初步感受

3、个别玩,其余同学在原地用不同动作表现长、短音;

4、全体律动。

三、“呱呱琴”哼唱小小演奏家

刚才这段旋律很好听吧,现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演奏家”,把这首乐曲演奏出来。

1、嘴哼唱。短音拍嘴,探索长音的演奏方法(手伸展)

2、取名(呱呱琴)鼓励学生每次学歌,都可用此“演奏”

四、学唱歌曲

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一种乐器,这样乐器和音乐十分特别,他可喜欢了,经常向别人介绍,你猜他心受的乐器叫什么吗?

1、教师有感情范唱,不出示“吉他”,学生猜;

2、听录音,揭示吉他

3、说说这个乐器声音特点,介绍吉他

4、学唱

①学生先模仿唱“砰砰砰”,师唱词

②师唱“砰砰砰”,学生唱词

5、齐唱,歌处理。唱出喜爱之情。

6、有感情地完整地唱、动

五、欣赏:

师:假如你学会了一样乐器,就在可能到一个乐队里和好多朋友一起演奏,今天我特意请来一个外国乐队,你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一员,

1、听到你喜欢的乐器的声音就用动作模仿这个乐器。

2、听到喇叭声吹长音动作,听到鼓声敲打。列队边走边表演。

师:这首乐曲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可以跟着踏步走,瞧,这个乐队就是边走边奏军乐队

六、创编歌词:

好了,我们接触了好几种乐器,我想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你能不能像刚才那位演奏家那样,把你的乐器声模仿一下,并向大家夸奖一番。

1、教师先模仿表演唱“心爱的小琵琶”

2、学生个别上台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还真得涌现出好多“小小音乐家”,有演奏家、歌唱家、编词的,那张老师希望你们以后每次上音乐课,都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小音乐家”,自信、勇敢地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

教学反思:

一、“游戏”带领学生趣味学习音乐。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尔基曾经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教低年级儿童学习音乐时,把音乐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个好玩的`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本堂课我设计了“读名字”、“转圆圈”、“呱呱琴”等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

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音乐新课标所体现的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参与,自由的探索,从而更好地体验、理解音乐,如今教师就是一个设计者的角色,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通过各个活动的参与,学生会觉得许多知识和答案是他们自己探寻、体验得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得到的,这样他们更有种满足感。

三、点燃了创造的火花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其实在我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很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探索音的长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探索碰铃发出短音,让双响筒发出长音。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11】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在教授本课时我比较注重将音乐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节课是在榄边小学上课由于有教师看课以及师生新接触的影响,学生在刚开课时很紧张,动作、声音都放不开,但通过游戏和教师的鼓励,让他们结合音乐进行动作表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

虽然这首歌曲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因此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我首先运用了图谱教学法进行了教学,从欣赏《匈牙利舞曲》入手,让学生了解旋律线,然后将旋律线运用到歌曲教学当中使学生直观的对音乐有了认识,从中对情绪的处理、速度、力度的变化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并能根据图谱进行创造与表演。让学生对歌曲音高及音准的进行掌握。学生演唱,教师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我通过听到辨的方式让学生区分不同的声音,寻找出适合歌曲的声音

在歌曲重难点上使用了过关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难点后,再采用了听唱法,提出问题让学生熟悉整曲后,教授歌曲……如让学生认识了歌词里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名:伦敦、柏林、巴黎,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城市都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再让学生了解他们分别演奏的乐器:吉他、提琴、法国号又叫圆号。通过观看图片上的乐器演奏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每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但使学生了解了乐器同事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本课存在的不足:

1、欣赏《匈牙利舞曲》,由于欣赏的次数比较少,学生有些过分依赖于看图谱,在表现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进行指引,学生缺乏将音乐与图谱相结合的能力,在速度上没有统一。

2、由于学生一直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所以难点掌握时拖延时间,没有时间让个别学生展示。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范文【篇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六册第四课。在本套教材第六册第四课中,呈现了多首歌曲及欣赏的教学内容,涉及多种风格、情绪及不同乐器表现的乐曲、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从中,我选择了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及乐曲《那不勒斯舞曲》在本节课内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在音乐知识技能上,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初步表现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等音乐要素,所以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以学习歌曲为基础、以感受旋律线条贯穿全课,以此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歌曲的难易程度,学唱并表现好歌曲约占课堂三十分钟,在此基础上欣赏并表现本单元的乐曲《那不勒斯舞曲》,从中感受旋律、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情绪、力度及声音进行处理,并能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2、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的变化。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下刮奏表现快速下楼、滑梯…..上刮奏表现上台阶、爬杆……)。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 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的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的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断,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教学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旋律起伏的特点,为歌曲的学习作铺垫)

二、 学唱歌曲

1、 导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也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 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吉它、提琴和圆号)

3、 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 54| 3 3 3 43| 2 2 2 54|3 3 2 2 |1. |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教学意图: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并解决歌曲教学的难点)

4、 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师:“你知道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生思考回答。

5、 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

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教学意图:首先使学生对歌曲的乐句划分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更明显的感受旋律连贯及跳跃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

6、 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勃隆”在心里默唱。

(教学意图: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音位置,为准确演唱出八分休止符及十分音符节奏的衬词“勃隆”打下基础。)

7、 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

8、 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9、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1) 0特隆|砰砰 砰特隆 |砰砰 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 跳 呦 |唱 呦|

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跳 呦 |唱 呦|的节奏特点。

(教学意图:寻找生活与音乐的关联,帮助学生更轻松、愉悦的掌握新知。)

10、 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弹奏吉它拨弦的方法指导演唱出第二句旋律欢快及舒展的旋律特点。

11、 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12、 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3、 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

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

14、 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15、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三、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1、 导言:歌曲《我是小音乐家》中所唱到的属于乐器演奏家,你知道音乐家还包括哪些?生:作词家、舞蹈家、指挥家、作曲家……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为一部舞剧所创作的一首乐曲。

2、 初听乐曲。师: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欣赏乐曲,乐曲有哪些情绪变化?乐曲中最优美的一段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小号)

情绪:优美、活泼、热烈进行变化。

3、 复听乐曲。师:我将把自己对这首乐曲情绪及旋律的理解用线条画出来,你也可以跟随老师一同来完成。

(教学意图: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及旋律特点的变化。)

4、 再听乐曲。师:请你根据老师所画的图谱,把你对乐曲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进行表演。

四、 表演歌曲

师:让我们来做一回小音乐家,把《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进行完整的表演。

(教学意图:学生在欣赏了乐曲之后,对速度、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现歌曲的能力也会更加突出。)

随歌曲走出音乐教室。

《统计》教学设计基础版


工作中会涉及到大量文档的处理,写作之前可以先准备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文可以更快的让我们去处理文档文件,你知道怎么写一篇有思想的范文吗?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统计》教学设计基础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同组老师要上《统计》这一课,结合本周的教育沙龙主题写下不成熟的设计,要在讨论后得以成熟。

教学简析: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和认数的经验,这些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本单元教材一共安排了一道例题和一道“想想做做”。

例题呈现的是“大象过生日”的童话场景,图中显示大象家来了很多客人,他们或快乐地玩耍,或手捧鲜花向大象表示祝贺。教材以此吸引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接着,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初步产生统计的需要,要通过适当提示,启发学生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着整理好的象形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利用例题场景中小动物给大象送花的情节,引导学生把附页上的花分类整理出每种花的朵数,并引入简单的统计表使学生认识。

“想想做做”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统计喜欢的水果的人数,整理出象形统计图,并填写统计表。进一步巩固例题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整理信息,获得数据,经历一些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统计活动有所感悟。所有我在设计“统计”一课时,重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强调经历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体验;重视让学生初步学会对结论进行分析,认识统计的意义。数学不是听懂,也不是教会,而是感悟的。感悟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过程。因此,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操作中体验、在活动中经历、在交流中感悟,在合作中享受成功。

教学过程:

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今天是大象伯伯的生日,它邀请了很多客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看到了哪些客人?

(看到的小猴,小猪……)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从图上看,大象家来的客人比较多,站得乱乱的,都挤在一起一下子看不出小猴来了几只,小猪来了几只,小狗来了几只。大象也犯糊涂了,它说:“客人这么多,谁能帮我忙?”

你能帮忙想个办法让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来了哪些客人,它们各有几个吗?

(数一数)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本领来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

【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大象爷爷过生日”这一儿童熟悉的社会画面,具有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动画,悦耳的音乐,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图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另一方面引用情境揭示矛盾,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策略,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鼓励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但考虑到学生很大可能通过数一数直接说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让学生先用自己已有的方法帮大象伯伯解决问题,同时提出“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来解决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主动探索,经历过程

1.统计客人情况。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学生能说到让小动物分开来站

师:这个办法好!我们先来把客人分一分类。分别有小猴、小猪和小狗。(板书:分一分)

(2)学生没能说到让小动物分开站

提问:我们刚才看到一共来了几种动物?

引导学生说出有3种,分别是小猴、小猪和小狗。

我们可以将这些小动物分一分。(板书:分一分)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这些小客人的头像,我们来给它们排一排队。(板书:排一排)

(请2个学生上台排小动物。一个人指着图上的一只动物报出名字,另一个人就拿一个它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老师提供的动物头像是有多余的,供学生选择。)

师:其他小朋友睁大你美丽的小眼睛,观察指的小朋友有没有漏指,再看贴的小朋友贴得怎么样,如果你上去贴你想怎么贴。

(1)若学生横着贴

先强调横着排一般要从左往右贴,一个一个对齐排,这样比较清楚美观。

再问还可以怎么排?(引导学生说竖着排并在黑板上排一排)

(2)若学生竖着贴

师:这样能清楚的知道来的客人情况吗?我们的书上也是竖着从下往上排的(P76)下面的蓝色的线表示什么意思?

(从这条线开始排起,我们可以给它取得名字叫它“开始线”)

师:竖着排一般要从下往上贴,要做到一个一个对齐排,这样比较清楚美观。

再问还可以怎么排,出示横着排的情况。

【思考】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希望让每个学生手脑并用都参与分一分、排一排的活动过程亲自感受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但现实往往是不容乐观的,只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曹老师经过两次试教后我还是觉得让每个孩子各自经历分一分,排一排后容易“散开来”,可是无法“聚起来”。而且统计这一知识,学生第一次接触,需要我们老师“手把手扶着走一段”。明确指出“蓝线表示开始的地方”,要求学生从下往上贴,暗示了制作统计图必须自下而上的方法,为以后的统计教学埋下了伏笔。

师:三种小动物的队伍都已经排好了,我们来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只,请大家在书上填一填。(板书:数一数,填一填)

指名回答小动物的只数并板书。

师:最后请你看着黑板上排的小动物和填的数来说一说。(板书:说一说)(能用我们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像刚才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统计。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思考】我们强调统计的过程,但千万不能放弃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尽管是在小学低年级段。统计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对统计意义的理解,会用统计的结果解决实际问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畅所欲言,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又一次引领着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海阔天空。

2.统计鲜花情况。

师:在这张图上,我们还能统计什么?我们再来统计一下大象收到鲜花的情况。

操作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花,想一想怎样进行统计,得分几个步骤?先按什么分一分?(按照颜色)看看有几种颜色的花,再排一排,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排排整齐,你准备先排什么颜色的花?(建议小朋友们看一下下面的表,最好顺序和表中一样。)请大家贴在虚线方框内,最后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有几朵并填完整表格。

巡视指导,选择不同的统计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价作业情况。

有没有发现多了一列(行)怎么办?(空着)

师:经过这样的统计活动,你知道了什么?看表,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思考】统计教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是“重视经历,强调体验”,具体说来都要求学生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教师千遍万遍的强调,抵不上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在经过老师扶持走了一段路后我们也应该适当放手了,所以统计花朵这一过程让学生自主经历过程,强调学生的内心体验。创设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从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从而形成统计观念。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想想做做”

师:大象今天特别开心,他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它的生日party,大象打算给我们准备一些水果(出示大象准备的水果)可是不知道哪种水果多买一点,哪些少买一点。怎么办呢?

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学生自由答)

师:但这些结论都只能代表你一个人的想法,要知道我们班的整体情况就得用上统计的知识。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同桌互相商量一下。(指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鼓掌!

师:老师考虑到20以上的数我们还没学习,现在我们就先分小组来统计,其它方法课后再进行统计。

操作要求:因为是选你们最喜欢的水果,所以只能选其中的一种水果,把最喜欢的水果图交给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在白纸上排一排,排好后,数一数,填表;小组内说一说,看图和表知道了什么。看哪一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听清楚要求了吗?带上你最喜欢的一种水果和你的数学书和笔集合到小组长身边完成这一活动。

出示几张小组统计表,让学生说说从这张表上看出什么?

【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统计的过程很多活动都要与同学分工合作,各施其责。为了让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最后一个统计活动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将全班同学适当进行分组,对组内各位同学初步大概的分工,确立好小组长,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四、全课总结

1.师生共同小结。

师: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新本领?(统计)

对呀,我们可以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好方法进行统计。

师;你还想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统计些什么?

师:看来,统计的作用可大了!课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与同学相互交流进行一次统计。

【思考】“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统计”让学生把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周围的世界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bpmf》教学设计基础版


很多撰写文档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写作水平,范文模板在我们的写作中至关重要。优秀的范文可以提供人们思路和写法,怎么写好一篇范文?以下“《bpmf》教学设计基础版”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发那个法,认识汉字。

难点:

韵母带调拼音

课前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薄纸

教学媒体: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录音带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河边钓鱼好吗?钓着鱼的同学要当小老师,将鱼背后的声母和带调的单韵母带着大家读一读。(复习声母y、w和带调单韵母ā、á、ǎ、à)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声母b的读音

1、(出示挂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用“听广播”练习说话,初步感知b的发音。

3、教师范读。(出示字母)

4、学生用各种形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声母p的读音

1、(出示挂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用“泼水”练习说话,初步感知p的发音。

3、教师范读。(出示字母)

4、学生用各种形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体会b、p发音的不同

1、师将纸放在口前发音,生仔细观察纸张抖动的情况。

2、生将纸放在自己的嘴前试着发音,感觉手上的气流。

3、小结:b不送气,p送气。

(四)识记声母b、p的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插图,四人小组讨论:①如何记住b、p的字形。②b、p的字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③编顺口溜帮助同学记住字形。

2、观察交流b、p在拼音格的位置。

3、教学新笔画:右半圆“)”,学生书空新笔画。

4、按笔顺指导书写。

三、学习b、p与ɑ拼读的方法

1、看图小姑娘在干什么?(将b推向ɑ成为bɑ)

教学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老师带学生读

b-ɑ=bɑ

2、观察书上的四幅图,分别画着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再将声母和韵母拼成音节b-ā=bā,b-á=bá,b-ǎ=bǎ,b-à=bà。学生会读的站起来读,读对的当小老师,上台指着黑板的挂图和拼音教大家拼读。拼读一个音节组一个词。

3、练习拼读音节:p-ā=pā,p-á=pá,p-ǎ=pǎ,p-à=pà,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拼读、组词,再进行大组交流。

四、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做声母和带调韵母找朋友的拼读游戏。

五、作业

1、抄写b和p两个声母并家听。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复习

1、开火车读ɑ的四个声调。

2、听音拿卡片,分辨b、p的读音。

2、学习新知

1、学习声母m的读音

(1)(出示插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指导用“摸”练习说话,并初步感知m的发音。

(3)教师范读。(出示字母)

(4)学生用各种形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齐读)

2、学习声母f的读音。

(1)(出示插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指导用“摸”练习说话,并初步感知m的发音。

(3)教师范读。(出示字母)

(4)学生用各种形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齐读)

3、识记声母m、f的字形,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和f的字形?细心的小朋友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互相讨论讨论。

(2)动动脑筋,想想办法,编顺口溜记住这两个声母的形。

(3)教学新笔画左弯竖、右弯竖。学生跟老师书空这两个笔画。

(4)观察m、f在拼音格中的位置。

(5)老师范写,学生唱笔顺书空,练习书写。

3、声母m、f和韵母ɑ的拼读的练习。

(1)声母m和f也想跟单韵母ɑ交个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帮它们?自己读一读m-ɑ=mɑ,f-ɑ=fɑ这两个音节,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2)游戏:请几个同学分别读m或f以及带调ɑ的卡片,一个读声母,一个读带调韵母ɑ,全班同学读音节。

3、巩固练习

做“摘果子”游戏,摘一个果子读一个音节,用这个音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4、作业

1、抄写m和f两个声母,并家听。

2、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声母b、p、m、f和带调单韵母o、i、u的拼读练习

1、谈话激趣:单韵母o、i、u看到ɑ和声母b、p、m、f交朋友,它们也想跟b、p、m、f交朋友,我们一齐来帮它们成为好朋友,行吗?

2、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些音节:b-i=bi,p-i=pi,m-i=mi。并读出四个声调bī、bí、bǐ、bì、pī、pí、pǐ、pì、mī、mí、mǐ、mì,选其中一个音节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3、大组交流,比一比谁拼的准,说得好。

4、男女生进行拼读音节竞赛,读准音节的四个声调。

b-o=bo bō bó bǒ b b-u=bu bū bú bǔ bù

p-o=po pō pó pǒ p p-u=pu pū pú pǔ pù

m-o=mo mō mó mǒ m m-u=mu mū mú mǔ mù

f-o=fo fó f-u=fu fū fú fǔ fù

5、开火车随意抽读以上音节。

二、看图读拼音认字

1、看图读音节,注意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2、谁来指指、读读?

重点指导读好爸爸(bà)、妈妈(mā)这两个音节。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土仪,检查音节是否读准。

4、去掉音节,谁能认识这些字?怎么认识的?

5、读一读,贴一贴

将未带拼音的词卡发给学生,让学生贴在图上相应的位置。

三、总结

四、作业

1、抄写b、p、m、f四个声母,并家听。

2、读课文。

3、预习第4课。

(选做题)把会认的字读给爸爸妈妈听,并用这幅图编一个小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b p m f

b p m f

b-ā=bā p-ɑ=pɑ m-ɑ=mɑ f-ɑ=fɑ

b-á=bá p-o=po m-o=mo f-o=fo

b-ǎ=bǎ p-i=pi m-i=mi

b-à=bà p-u=pu m-u=mu f-u=f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