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教案 > 导航

几倍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4-06-13

[教案]几倍教学反思1000字。

作为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持有谨慎的态度。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准备的必要内容。写教案要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有没有撰写教案的高效方法和技巧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教案]几倍教学反思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究与“[教案]几倍教学反思1000字”有关的议题。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完整的教案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此页面资讯仅供参考请自行后续操作!

今天(4月13日)很荣幸我执教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数学课,得到了周莓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这节课有两个例题:例2是通过摆小棒的情境让学生先直观地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感受与除法的联系。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可以用除法解决该类问题,并且能够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第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第二个数,进而理解该类问题的实质。例3是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认识和除法的认识基础上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将这两个知识点充分地沟通,使学生顺利地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通过复习导入。采用学生喜欢的拍手游戏的形式,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2、由于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3,有效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练习中安排一道选择题,一道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道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通过比较不同,使学生加深对两种类型题的理解。

当然,本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一个图形用4根小棒,两个图形用8根小棒,三个图形用12根小棒。摆两个图形就是用2个4根是2倍,摆三个图形就是3个4根是3倍。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应在操作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提升。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很好的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运用教材,把教材蕴含的数学思想要渗透在教学之中。备课中还要对学生有预设,注意学生的差异,注意细节。

2、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语言不严密,教师应及时纠正。

3、学生动笔解决问题量还不够,课堂上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有不当之处还请周老师指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周老师对我的指导,谢谢。

延伸阅读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


在教育孩子之前,老师也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前把教案准备好是每个老师的责任。教案的编写要从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有助于教学的教案呢?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1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济南的天气

异地之冬北平伦敦热带

(对比)多风多雾日光毒,响亮

(奇迹)(怪事)(害怕)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引出“宝地”(喜爱)

二、冬天的济南

济南冬天的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

爱、充满温情

(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看护妇、镶银

边、穿花衣、害

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

(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的水:暧──不结冰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

(空灵的蓝水晶)

处处围绕“温晴”来写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2

温晴(宝地)对比

山阳光照耀下──可爱

下雪点染下──秀气

水绿温

小结: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副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

3、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请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感情。

(生自主活动,作交流。)

师作点拨:

景──无限生机,孕育着无穷春意

情──深深的喜爱,赞美之情

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三、拓展延伸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可见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关键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发现了美,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美,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不妨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由抒写,朗读交流。)

四、总结,布置作业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2、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3、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

切入角度:观察、理解并表现景物之美。

教学程序

一、导入

老待在磨坪,让人总有几分厌倦。今天,雪霁天晴,我想跟同学们一道,“走出岩口河,走出南津关”,到山东省省会济南去作一趟免费旅游,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大家可有兴趣?

(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

二、品读

1、穿过漫长的时空隧道,刹那间,我们已到达目的地。让我们首先对济南来个“走马观花”,以便捞个大致印象。

(范读首段,提醒同学们抓主要语言信息。板书:宝地)

2、我们大老员地跑到山东济南,仅仅这么惊鸿一瞥就回去,大家甘心吗?既然是专为游山玩水而来,那我们就不妨先不紧不慢地来看看济南的山。(板书:山)

请大家美美地读,细细地品,品出二、三段中所写的山的特点。

⑴一圈小山──温暖、慈善(比喻、拟人)

⑵雪后小山──害羞、秀气(比喻、拟人)

3、济南号称“泉城”,我们到了这儿,只看山,不看水,那恐怕要遗憾终生了。走,抓紧时间,抓住机遇,看水去!

(板书:水)

不知这儿的水,有哪些特色?

冒热气、绿、澄清、空灵(比喻、拟人)

请注意,这水边有一块石碑,碑上还刻有一首诗呢!嘿,这两句好妙!大家愿记下来吗?这两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疑读

自读,质疑。

四、小结、回顾

同学们,济南虽好,不可久留。穿过时空隧道,我们眨眼间又回到了磨坪,安安稳稳地坐在了本班教室。

现在,我作为磨坪中学广播室的特约记者,想采访几位同学: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看过冬天的济南,你打算如何评价?

2、老舍先生为什么称济南是块宝地?

五、写作实践

其实啊,我们磨坪也是个山青水秀的风水宝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有兴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笔,描绘一番吗?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4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背诵第3节。

2、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学习并运用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情感目标

1、在品析课文中感受自然之美,丰富学生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描述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及重点朗读感知感情基调;第二课时:重点评析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及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我们这儿的冬天的特点,进而导入新课《济南的冬天》。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接龙朗读感知课文生字词并考察熟练程度:

济(jǐ)南发髻(jì)镶(xiāng)

澄(chéng)清贮(zhù)蓄

2、自由朗读感知课文感情基调:

⑴学生讨论发言如何朗读课文。

⑵师生归纳:要读出喜爱之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⑶学生按照提示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段落自由朗读,然后然后进行朗读比赛。

A、学生互评朗读中优缺点。

B、让评析较好的学生来朗读。

C、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特别是重点的字词句的朗读。

3、感知“济南的冬天”的总体感受。

⑴齐读第1段。

⑵你从第1段捕捉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⑶师要做好指导工作,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学生赏析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第2课时)

1、感受“济南冬天的山”

⑴比较感受“阳光下的小山”和“小雪后的小山”以及“城外远山”的不同之处。

⑵说说你喜欢哪一幅画面的小山。

⑶美点品析:

①美词品析。

②美句品析。

2、感受“济南冬天的水”

⑴小组讨论归纳:如何写济南冬天的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征?

⑵交流发言。

⑶师生质疑。

3、评析最后一段:

⑴结构上有变化。(体现作者匠心)

⑵“冬天”修饰“济南”,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总观感。

⑶“济南”和开头“宝地”照应,点题,抒发了作者喜爱,赞美之情。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学习本文后的感受(可以就不同方面,任选一个角度)

四、布置作业

1、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冬景和雪景的古诗句。

2、请描绘一下我们家乡的冬天:

⑴抓住景物特点,适当运用修辞;

⑵写好后,用一定的语气语调读一读;

⑶300字左右。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5

教具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教育教学目的

1、理解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点批注的习惯。

3、通过朗读—体会—再现这一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自己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初一年的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未必能领会到这个深层蕴义。本课设想从作者表达自己最鲜明的感受的词语入手,引导学生领会作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同时注意对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温晴────宝地─────┐

(对比)喜爱

阳光下朗照下的山──可爱

冬天的济南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比喻拟人)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赞美

水──蓝水晶─────┘

教学环节及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

学习方法指导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秋有秋的韵致,而冬呢?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自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冬。今天,我们就来步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济南冬韵”。

二、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点明本节课教学目的

提问:济南冬天的景物,可以描写的很多,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点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体会作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1、听课文第一段的录音,思考: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写法表现这个特点?作者对济南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特点是温晴,用三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总印象是宝地。

引导:从本段文字有几句及标点入手,找出概括句,就能明确所提问题。

2、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思考:哪个词写出作者对小山的感受?

明确:可爱。

提问:哪些语句体现了小山的可爱?

明确:

⑴好像是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准保暖和。

⑵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希望别的呢!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写小山的可爱。

先正面写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特点,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把济南比作婴儿,把围了圈儿的小山比做“小摇篮”,又拟作温存体贴的看护者,多么富有人情味。

扣“可爱”、“小摇篮”、“它们”、“低声”、“你们”等词语,理解比喻、拟人手法的作用,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生诵读。

作者又从人爱山的角度侧面写出山的可爱。写人们的笑容,写人们的心理,处处流露着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3、理解第三段

如果说第二段写的是阳光朗照下的山,那么第三段写的则是小雪点染后的山。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雪后小山的美景。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⑴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找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

⑵这段文字写得很美,美在哪里?

明确:

⑴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⑵美在雪光、雪色:“青黑”“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美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

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血的情态。

美在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雪光、雪色、雪态。

学生反复诵读,品位景中之情。

4、作业:背诵课文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导入新课学习

1、以上两段写山,是从城里看去,那么城外的景色又如何呢?

学生朗读第四段,思考:哪个词写出古老济南的全貌?

明确:小水墨画。

小山──小雪──小水墨画,“小”写出济南的小巧秀丽,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2、学生朗读第五段,思考:写济南冬天的水,作者为什么着力渲染冬水的“绿”?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衬托水的清澈、透明,表现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孕育着春意。

比喻、拟人。

3、提问:全文的结束语和本文的标题有怎样的联系,抒发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比较“济南的冬天”和“冬天的济南”二个短语,明确:“冬天的济南”强调济南,作者写冬天的特点是为了赞美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写本文,不是为赞美冬天而落笔,而是为赞美济南而著文,寄托作者对济南的深情。文章的结束语既和开头“济南真算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三、小结

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述出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在景物描写之中,蕴含了自己对济南深深的喜爱、深深的赞美之情。

四、作业

阅读老舍作品《济南的秋天》,完成:

1、作者对济南的秋天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济南的秋天景象?景色有什么特点?

3、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秋天怎样的情感?哪些词句向你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用着重号标出词语。

批注。

圈点。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画的图片,理解地理环境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语段内容。

诵读

圈点、批注

学生发言,谈自己的想象。

用多媒体显示几幅雪后的美景画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比较课本,谈谈感受。

诵读。

教师点拨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6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借前一课

(设计说明:1、借鉴学习中体会到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2、在阅读中,与本文进行比较,增加知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并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学反思

在学完《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口头作文《家乡的秋天》。很多同学都说到家乡的秋天景色如画,物产丰富。如有的同学说:到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玉米绽出了饱满的笑脸,谷子低下了弯弯的腰;也有的同学说:秋天的山上真是美极了,既有红红的苹果,黄色的鸭梨,也有橘黄色的柿子,更有酸酸的山楂,让人听了就不觉口角生津。大部分的同学都说家乡很美,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正想总结一下准备下课。突然有一位名叫李洋的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我认为鹿泉不美,而且我长大后,要考上大学,到南方去工作,不留在鹿泉”。一语惊人,满座哗然,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我也疑惑地望着他。他说:“我听我父母说,鹿泉市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我们学校附近的太平河,据说十几年前还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常有洗衣的人,河中也常有嬉戏的孩子。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一条散发着恶臭气味的令人作呕的污水沟了。前几天我们这里下的一场雨,落到人身上不是雨点,而是水泥灰点。就是因为鹿泉市的建材企业排污量严重超标,空气质量特别差,我可不想一辈子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他的想法出乎我的预料,学生们也都带着一种异样的神情把目光投向我,似乎要看我怎么处理这个家乡的“叛徒”。我一时有点不知所措,但马上镇定下来,微笑着说:“李洋同学观察细致,肯动脑筋,最可贵的是他敢讲真话,不人云亦云。这一点值得全班同学学习。但是,我们是用逃避的办法解决问题呢,还是现在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努力去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呢?老师更希望我们班的每一名同学能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双手,使我们的家乡变得天更蓝,水更绿,让每一个鹿泉人都面含微笑,生活愉快。”我的话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李洋同学也表示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想法。

这使我想起了过去遇到类似问题时,往往只是粗暴地指责学生思想不健康,或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你那样想是错误的,对学生中的“异端”常常采取压制的办法,结果不们导致学生口服而心不服,同时扼杀了许多学生富有创新精神的独到见解。

这节课虽然晚下了3分钟,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现在,我国的教育已经驶上了素质教育的“高速公路”,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情况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会不同,在教学中很可能出现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对此,教师应具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另外,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并给予恰当的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材。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7

济南的冬天

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情

济南冬天山的特点:温暖可爱美丽多彩是张小水墨画

济南冬天水的特点:不结冰清亮空灵

练习设计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济南()着落()澄清()镶上()

2、填空:

《济南的冬天》作者,原名,字,人,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话剧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⑵设若单单是有阳光……()

⑶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

⑷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⑸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4、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的作用。(要仔细品味,细细体悟)

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⑵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⑶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⑷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教学难点

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意会导入

1、请教学生一个问题:你关注过路边的狗尾巴草吗?你对它们有怎样的感觉?

2、学生自由抒发感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平凡亦出神奇,美在于发现。引用:“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3、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集体赏析

1、简介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朱自清的《春》让我们在现在初冬的季节里感受了江南春天的如画般绚丽多姿美景,英国大诗人雪莱说过:“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冬过后就是春。江南的春是温柔又美丽、活泼的。江南的冬是怎么样?同学们现在已经感受到了冬的寒冷,特别是在早上的时候寒风刺骨。北方的冬更是寒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如果问你愿意去北方的一个老城济南去过冬你愿意吗?那我们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一个我们的导游(老舍)走近济南,去那里过一个特别的冬。

二、听课文录音

1、注意字词。

2、有问题的或你认为好的语句作标记。

三、整体感知

1、济南的冬天是()。

请你用一个或两三个词语来形容,并说出理由。

学生的回答: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

2、老舍带着我们欣赏了冬天的济南的那些景物?

四、自由探究

1、你最喜欢济南冬天哪幅景色?

请有感情地自由朗读你所喜欢的写景语段。在读中通过老舍的描写想象济南冬天的景色,在读中细细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在读中思考你喜欢济南冬天的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准备:

⑴“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⑵“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⑶“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⑷“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⑸“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济南的冬天,老舍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把济南冬天的景物写得如此娇媚动人。

3、教师小结:

⑴第2、3、4小结写济南冬天的山景,既有俯瞰的山景也有局部山景,既有远景也有近景。第5节写水,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⑵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和别处有什么不同?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清、温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温晴)

⑶作者结尾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是指济南的冬天“温晴”、“慈善”、“秀气”、“像水墨画”、“水色澄清”等;蕴含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怎么样呢,能否再加几句话,可以是议论也可以是抒情的。

老舍没有写,结尾很有力,既点题又照应开头。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有力简洁又给人留有余味。

五、质疑反思

1、学生提问:

标题可否换成“冬天的济南”?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2、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

⑴细致观察

⑵抓住特征

⑶安排顺序(角度)

⑷运用修辞

⑸情景交融

老舍是北京人,但是他把济南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很有感情。他曾对他的妻子说他最难忘的日子是在山东的济南度过的。此文写于1931年老舍在山东时。老舍不仅爱济南的冬天也爱他的秋天,他曾写过《济南的秋天》,在文中他这样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六、作业

1、抄字词。

2、背诵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

3、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重点:

一、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二、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感情。

三、品味景物描写中的美。

教学方法:主体性阅读教学法;朗读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本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从人工天河红旗渠畔的林州来到民族英雄岳飞故里汤阴,今天有机会和同学们共同学一节语文课,我感到十分高兴。虽然我们初次相识,但是我坚信:这节语文课会架起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会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真心真意想和老师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

2、抽学生谈西湖美景,师结:西湖的景色是美的,世界异域的风光也是美的。世界避署胜地瑞士夏日的风光,更是风景宜人,美不胜收。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这样写到: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老舍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篇11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分析语言特色,体会作品优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4、精彩语段要求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可由朱自清的《春》自然导入,也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2、默读。

3、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

6、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文理,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7、朗读全文。

8、背诵其中精彩语段。

9、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3分钟完成《课课练》一、二、三大题,巩固词语。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播、补充,可以用《春》当中学到的知识来启发学生。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3、比较阅读:通过和《春》的比较,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播,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

4、自由朗读《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课文,体会大师笔法。

5、语段训练:完成课后练习三,进一步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交流改进。

6、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7、课后练习:

──完成《课课练》。

──进一步补充完善。

日记教学教案1000字


一名好的教师会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老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能提醒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案应该怎么准备?以下是由我们为大家整理的“日记教学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日记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学具准备】

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程序】

日记教学教案【篇2】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课同学们冬天到了,天气冷了,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

学习《松鼠日记》了解他们是怎么过冬的

板书课题自由发言

齐读课题

小组识字初读课文1.本课生字不2.多,3.你能自己识字他们吗?

4.听录音,5.看看课文讲了几天的事情?各代表了什么季节?

6.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7.组织汇报,8.指9.导朗读

10.识字评价小组合作识字

听录音思考问题

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评价识字情况

明确日记特点1.自读课文,2.想想日记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3.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评价,4.明确朗读要求读后说说日记的特点同桌互评

学习写字小组讨论

重点知道鹿、击

巡视指导小组讨论汇报

独立书写

日记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则日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一则日记,知道我在六一节前夕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可是妈妈只是买了一包东西,分成两份,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我觉得妈妈很小气。

二、感悟学习第二则日记

1.指名读第二则日记,同学们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

交流:注意一个多音字:好:读好时表示非常喜欢、爱好的意思

1)什么时候写的?(7月22日),那时候是什么时候啊?(暑假)这件事发生在暑假里。

2)那天发生了什么事?(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2.远方的客人阿英妹妹来到了我家,我们来认识一下阿英,请你读一读课文第

1、2段。

交流你对阿英有了什么了解?

(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快也很好学)

随机交流:

1)家境贫穷:从哪几句话知道的,读一读第二段

1、2、3句话

**贵州山区,你有什么了解?(教师补充:那里有很多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学,他们吃饭没菜没油,上学没书没笔,生活非常贫困)看课件

**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理解“失学”

**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

连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2)很勤快也很好学:从哪里知道?读一读这句话

3.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

1)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

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苗家小姑娘们那么快乐,是因为……;我那么高兴,又是因为……我们56个民族可是一家人哦,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你帮助我,我帮助你,让大家都快乐起来,是我们应该做的。所以这个梦啊,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2)猜猜我的梦想会成真吗?(提示:以后她会怎么做)你愿意帮助我实现梦想吗?你想怎么做?

小结: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能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现在有很多援助机构,发起了很多爱心助学活动,在许多人都帮助下,在那些地方建起了很多希望小学,还有很多志愿者去那里当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家的帮助下,山区的每一个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上学、读书、考大学。所以,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4.齐读第二则日记。

三、指导写日记:

1.指导写日记:

1)小朋友,这篇课文是两篇日记,学了课文,我们平时也可以写写日记,不过,写日记跟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说日记的格式

小结: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2)指导日记的内容:

**课文中的小作者,她写的是两个梦,她觉得这两个梦更有意思

**是呀,平时我们每天都会经历一些事,做过的一件事,听到别人说过的一句话,甚至是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只要你觉得很有意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写成日记。

2.写一则日记:

1)上个星期六我们一起去了南北湖,那天我们爬山、摘桔子,做了很多事,你想不想指导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吗?

2)先来看看老师写的日记。出示,读一读,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很有意思?

3)想一想,今天你早上在家或来到学校后有什么有意思的事,也可以写写你帮助过谁或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得事。

3.请你把这件事写下来,注意日记的格式。

4.交流:格式;内容是否有意义;语句是否通顺;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板书24日记两则

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阴晴雨……)

梦想心情

穿上白纱裙不高兴

不买白纱裙省钱买书高兴

爱心

范文:

11月8日星期一多云

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上一篇新的课文《日记两则》,看到课文中的我和妈妈都那么乐于助人,让我想起了上个星期六带小朋友游南北湖的事了。

那天,我们又是爬山又是下山摘桔子,真是累极了。在回来的路上,小李旭肚子疼得皱起眉头,蹲在了地上,脸也白了。我看到陆老师走过去,蹲下身子,说:“快点,陆老师背你!抱着老师的脖子!”等小李旭趴到她的背上,她站起身,就大步走了起来。我看到她的脸涨得红红的,不时有汗水在“滴答滴答”流下来。哦,原来爱心就在我们身边!

日记教学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明白作者表达了自己在澳门回归前两天喜悦、急切、激动之情。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优秀日记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写过简单日记,还记得日记的格式吗?

2、还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吗?

3、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4、小结以前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5、今天,我们继续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澳门回归前两天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 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作业,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伯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日记,表扬他们勤写日记。

3、幻灯打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他们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知道这些同学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优秀的日记吗?

(1)他们能够善于观察。

(2)这些同学 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他们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大家像他们一样,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4、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5、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6、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1000字模板


同样是教师,如果快人一步,就会成为优秀的老师,作为教师编写教案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编写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掌握的职业技能。如何写教案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呢?也许"古诗教学教案反思1000字模板"就是你要找的,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1】

片断

指导朗读、实践活动

一、指导朗读

1、朗读全诗,说说读后感。

2、熟读全诗,感情朗读:

⑴自由读:

把两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⑵个别读:

要求读流利。

⑶范读:

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感受一下老师的感情朗读,以范读带朗读。

⑷学习感情朗读:

要重点体会“老大”、“衰”的语调,要读出“笑”的形象来,读出“忽”的速度感、意外感。

3、积累巩固:

⑴自由背。

⑵限时背:限两分钟,看谁背得快。

⑶比赛背:小组赛、个人赛,看谁背得好。

二、实践活动

借助课文插图和诗句进行想象,表演《回乡偶书》。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2】

片断

朗读感悟古诗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

1、读一读: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看一看:

边读诗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思。

3、议一议:

跟同桌议一议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象。

4、画一画:

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5、背一背: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二、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交流理解:

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2、展示图画:

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朗读古诗,读出适当的语气。

三、再读诗句,感悟春景之美

1、教师范读。

2、自读、小组合作读。

3、配乐、配画,入情入境诵读古诗。

四、游戏感受古诗中的对仗

1、回顾以前学过的对对子的课文。

2、找朋友:

两个一行黄鹂白鹭

西岭东吴千秋万里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庐”等9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的实物投影。

2、课件。(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

一、情境导入,理解诗题

1、(投影展示插图)老师以优美的导语,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

2、理解诗题,认读生字“庐”“瀑”。(注意“瀑”的读音)

3、齐读诗题。

二、吟诵感悟,想像画面

1、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

2、结合插图思考:

诗人站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物?

3、伙伴之间交流,老师随机点拨。

4、组织交流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进行指导,结合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紫烟”“遥看”“飞流直下”等词语。

5、老师小结,诗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产生了一种想像──这飞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样!(学生齐读后两行诗句)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让学生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练习背诵,可同桌之间互相背。

三、巩固生字

出示“庐”“瀑”“炉”“疑”,用卡片检查学生认记情况,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

学写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会写的字:

炉、银、烟、流。

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字形,老师点拨。

3、重点指导“流”字。(提示:“流”右边的上半部分与“云”的区别,右下部分三笔之间的间距要匀称)

4、学生先观察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望庐山瀑布》。

2、填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说说诗人杜甫。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生字表的拼音读准字音,再读正确、读通这首诗。

2、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齐读,注音纠正读错的字音。(如“行”不读xing;“泊”不读pé)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

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天上飞的白鹭,山上的积雪,江面上的船)

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板书:黄鹂白鹭雪船

2、看图思考:

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结合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

4、看图读课文,想像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四、活动激趣,记诵诗句

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

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

3、读词连诗。(老师出示一诗中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

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点画面上的景物吟诗)

5、集体背诵。

五、识字、写字,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要求认识的字“鹭”“含”“岭”“泊”“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练习组词语。

2、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吴”“含”“窗”“岭”“鸣”“绝”“泊”“柳”八个字。

3、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记忆方法,识记字形。

4、重点指导“窗”与“柳”的笔顺。

5、老师范写。(注意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和不容易写好的字)

6、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7、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第2道填空题。

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教学后记

新课程强调教学古诗避免枯燥的文字理解。在学习这两首古诗时,让学生自己先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意思。给学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发现疑问,再引导解决效果更好。学生的印象也很深刻朗读心情感也更自然!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本课挂图或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

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指名说)

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

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

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

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

这是什么?

(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歌声振林越)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

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樾”、“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

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

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人想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

六、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七、拓展练习

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八、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板书设计

所见

骑振捕闭

小池

泉眼树阴

小荷蜻蜓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2、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习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整理学习、背诵、积累的古诗词。

2、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收集鉴赏、吟诵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1、分门别类辑古诗:

以“古诗中的──”为题,引导学生围绕选定的专题,将所记得的和能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豪情壮志

古诗中的怀旧

古诗中的故事

古诗中的哲理

古诗中的典故

古诗中的梦

……

可以为自己编辑的诗做简介、加点评;也可以为诗集起名、写序、做装饰。全班可展评。

2、别出心裁品古诗:

⑴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写一篇赏析文章,简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⑵古人常给画题诗,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引导学生自选古诗,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给所选古诗配上插画。

⑶自选古诗为内容,进行书法比赛,张贴、观摩、评比。

3、声情并茂诵古诗:

⑴选择喜欢的古诗,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设计背景音乐,自己录音,然后全班进行诗歌朗诵录音展播;也可举办现场诗歌朗诵会,评委评比。

⑵收集古诗词改编的歌,如《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烟花三月》等,播放磁带,全班学唱;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熟悉的曲调,如民谣、校园歌曲、流行音乐等,为自选的古诗配曲演唱,可举办专题演唱会。

4、妙笔生花改写诗:

⑴选一首喜欢的古诗,揣摩其意境,改写成散文,体会两种体裁的不同特点。

⑵将诗人与其诗作结合起来,改写成散文诗或小品文。如《李白衣冠冢》。

⑶将叙事诗改编成微型剧本。如《石豪吏》。

⑷自选古诗词,设计画面、音乐、人物、服装、道具等,改编成MTV脚本。

⑸全班展览,交流,评优。

5、走马观花探词牌:

引导对宋词感兴趣的学生收集词牌名,探究词牌的来历及典故,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增进对诗词的了解,可举办一场研究报告会。

附写作参考例文:

《太白衣冠冢》

你爱月。

唐朝的月亮是从你的诗中升起的,升起了就不曾落下,光轮一直照亮了二十世纪的天空。

你常把皎洁的月光兑在酒中喝,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去写豪放的诗。后人读你的诗,也难免一醉。

终于为月亮殉情了,这墓,是你捞起的江中之月半轮吗?

你将衣冠留下这里,你的一身傲骨呢?

活着,你站立的身躯不曾做权贵的龙头拐杖;死了,你也将傲骨赠予诗。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

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

两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

(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⑴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

横、侧、远、近、高、底。

⑵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

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⑶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7】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初步感受古诗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一定会背诵许多古诗吧,谁愿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请学生背古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生自由朗读古诗。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注意读准字音:

平舌音:村醉散

翘舌音:诗首处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如:

熟字相加:

古(十+口)闻(门+耳)

居(尸+古)童(立+里)

形声字:

醉烟忙眠

形近字比较:

外──处读──诗自──首醒──醉

4、抽读生字,口头扩词。

5、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6、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开火车”轮读生字,读准字音。

2、朗读理解,引导质疑:

⑴解题“春晓”,春天的早晨;“村居”居住在乡村。

⑵师对重点词句进行点拨。

⑶这两首诗有何共同点?

⑷朗读形式:

自由读──自愿读──范读──比赛读

四、书写指导

1、生观察字形和结构。

2、生口述笔顺笔画,师板书(抽学生也板书)。

3、生描红并独立书写。

五、扩展训练

1、课外读背几首古诗。

2、可小组合作制作风筝,开展放风筝活动。

古诗教学教案反思【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你会背哪些古诗?

(指名随意背诵古诗)

你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谁认识。

板书:古诗(加拼音)

(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不会的。然后集体交流并书写“古”)

你会背几首古诗?

板书:首(加拼音)

哪位同学认识这个“首”字?

(指名读字、正音、扩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

板书:古诗两首

雨后的早晨,当我们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可以根据切身经历来回答,也可以想象着来回答)

一千多年前的孟浩然跟你们有同感,他以诗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春晓。

板书:春晓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边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样记住“眠、处”的?

(生汇报识字方法)

点拨:

⑴“眠”是形声字;它是什么意思。

⑵“处”是翘舌音,也是多音字,还念chǔ;与“外”区别。

3、说一说:诗中写了春天什么时间的景色?又写了哪些景物?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

点拨:

⑴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幻灯出示:鸟叫声)

⑵播放风雨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⑶看到飘落的花瓣,你有什么感受?

⑷结合每一句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4、配乐诵读全诗:

个人读。

评价读。

小组比赛读。

5、背诵诗句:

男女生比赛读、背。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古、诗、首、眠、处、闻、声、多、知

2、认读、组词,用“到处”说话。

3、观察“处、声、多、知”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重点指导“处、声、多”。

5、学生描红、临摹。

六、课后作业、扩展活动

积累咏春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

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画苹果教案反思1000字


课件之家主题阅读推荐:“苹果教案反思”。

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画苹果教案反思”,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

2.在仔细选苹果书屋情景中,乐于表现苹果光滑而丰富的颜色。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塞尚名画几幅2.苹果数个,炫彩棒,剪刀,毛巾,记号笔3.画有盘子的底板纸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让幼儿了解苹果有哪些颜色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是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有什么颜色2、回忆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师:我们小朋友都画过苹果了吗?你画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画的苹果都只有一种颜色,其实苹果是有点红,有点绿,还有的地方还有点黄,苹果柄这里还有点咖啡色,里面还是黑色的呢。

二.欣赏谈论:

1、欣赏作品:“桌上的苹果”

师:有一位画家,他也很喜欢画苹果,他画苹果的时候都会仔细的观察,静静的想,慢慢的画,最后画出了一幅非常有名的画“苹果”,这位画家就叫“塞尚”,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幅画。

幼儿欣赏交流:苹果都有些什么颜色?

2、欣赏作品:“一个苹果”(局部)共同分辨找出画面中苹果上有哪些颜色,从中了解塞尚画的很慢的道理。

三.共同尝试由幼儿寻找颜色,教师采用摩擦接色的方法操作,学着像塞尚那样认真画画。

四.操作尝试:挑水果1、来到水果店:每张桌上放两个苹果,认真观察苹果上的颜色变化。

2、挑选:用记号笔画轮廓,用炫彩棒逐步添加颜色,使颜色接近调和。

3、买回家:剪下五.观赏交流:装果盘从作品中找一找哪些苹果特别新鲜可装进果盘中,并尝试调整画面安排。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幼儿对泥橡皮泥制作很感兴趣,而且制作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幼儿能做出来的'。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画水粉画。

2、观察整只西瓜与切开的西瓜,并画出其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只西瓜、一把刀、纸、毛笔、颜料(绿、黑、红、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自由讲述

师:今年兔妈妈地里的西瓜丰收了,你们知道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吗?(引导幼儿说出形状、颜色、花纹及摸上去的感觉)

2、幼儿观察西瓜

师:兔妈妈还送给我们一只大西瓜,我们来看看西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绿绿的、上面有黑色花纹、摸上去滑滑的)

3、观察切开的西瓜

师托起一块切开的西瓜引导幼儿观察切开的西瓜是什么样的?

二、画西瓜

1、师示范

师:兔妈妈要请我们来种西瓜,老师先来种一个。

2、幼儿操作,师指导

师:兔妈妈还要种好多好多的西瓜,我们一起来帮它种吧。

三、品尝西瓜

师:兔妈妈的西瓜地里这么多的西瓜,你们想吃吗?我们一起来吃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按一定的顺序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容易脏,卫生。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3)

设计意图: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总喜欢缠着大人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还喜欢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动作,惟妙惟肖地进行故事表演。根据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我设计了《会爆炸的苹果》这一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思维、语言、想象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幼儿热爱劳动、诚实善良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童话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掌握词语好奇、摇头晃脑、珍贵。

2、激发幼儿热爱劳动、诚实善良的思想感情。

3、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大胆地想象故事的发展与结局,编构有趣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童话故事课件《会爆炸的苹果》,多媒体电教设备,音乐CD。

2、红苹果一个、红气球一个,狐狸、小猪、小鸟、气球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有什么声音?(播放气球爆炸声)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在爆炸呢?(幼儿回答)有的说是鞭炮,有的说是气球,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会爆炸的苹果》,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二、猜一猜,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

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①②。提问:小朋友,狐狸想吃小猪的苹果,(教案出自:教案网)小猪不给它,那它会想什么坏主意来得到小猪的苹果呢?

1、幼儿自由讨论。

2、请部分幼儿把自己想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三、说一说,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新词语。

幼儿继续观看多媒体课件③④⑤⑥,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有谁?

2、小狐狸用什么做了假苹果?(出示狐狸头饰)小狐狸为什么要弄假苹果?

3、它跟小猪怎么说?(学习词:好奇)

4、假苹果和真苹果看上去有什么相同?(出示红气球和红苹果)

5、小猪看到狐狸的苹果特别大,小猪就说:请你换给我一个苹果吧,我想用它做种子。狐狸很神气,摇头晃脑地说:那是可以的。(学习词:摇头晃脑)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6、狐狸说:那是可以的,不过我的苹果特别大,所以就特别珍贵。(学习词:珍贵)狐狸就说:你要用好多才能换我一个。

7、小猪用多少苹果来换狐狸的一个苹果?

8、小鸟知道了这一切,怎样揭穿狐狸的诡计?

四、编一编,创编故事的结局。

请小朋友们再欣赏一遍故事,注意听小动物的对话。(播放多媒体课件)

1、引导幼儿创编这个故事的结局。

2、小朋友们故事里的小猪、狐狸、小鸟,你们喜欢谁呢?为什么?你们不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小狐狸不爱劳动,还骗别人,(教案出自:教案网)它这样做很不好,我们要做一个热爱劳动、诚实、善良的人。

五、演一演,表现故事的情节。

1、引导幼儿创编小猪、狐狸、小鸟的动作。

2、幼儿自选头饰,在老师的引导下听音乐自由表演游戏《会爆炸的苹果》,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利用头饰进行故事表演,学习小动物的对话。

2、将自己编的故事结尾画出来。(提示幼儿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结局)

活动反思:

在传统的故事教学中,一般都认为教师应给幼儿一次又一次地完整讲述,才能使孩子们了解故事情节,学会讲故事,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幼儿来说,这无疑有其一定的意义,本活动是把故事的前小半部份呈现给幼儿,让他们对狐狸的意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想象、推理、讨论狐狸可能会想到的坏主意,这对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自主性。当孩子们各有各的想法时才把故事的后大半部份呈现给幼儿,(教案出自:教案网)让他们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想法与故事中狐狸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使幼儿能在自己想象听故事对比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中得到较好的锻炼,思维能力不断地向高一级的层次发展。

本活动的故事课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整个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附故事:会爆炸的苹果

小猪种了一棵苹果树,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小猪心理真高兴,一天,小猪正在树下休息,一只小鸟飞来了,小鸟发现了这么多的苹果,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太好了,太好了,小猪的苹果树上结出这么多的苹果了。小鸟的叫声引来了一只狐狸,狐狸抬头看着那些红通通的苹果,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它跟小猪说:这苹果一定很甜,给我一个尝尝怎么样啊?小猪看着狐狸的馋相,说:要想吃,还是你自己种吧。可狐狸不爱劳动,也没有耐心种苹果树。有一天,狐狸想出一个坏主意,它把几只大红气球栓到一棵树上,然后跑去对小猪说:我种了一棵最新品种的苹果树,几天就结苹果,结的苹果又红又大,比起我的苹果,你的大苹果就要算是小苹果了。小猪听了很好奇,就去看狐狸的苹果树。它站在树下一看,高高的树梢上挂着几个特大的红红的苹果。小猪也想种出这么大的苹果,它对狐狸说:请你换给我一个苹果吧,我想用它做种子。狐狸这下可神气了,摇头晃脑地说:那是可以的,但是这些苹果特别大,就特别珍贵,所以你要拿好多才能换我一个大红苹果。小猪答应用三筐小苹果来换一只狐狸的大红苹果。小猪哼哼哼哼地拖来了三筐苹果,狐狸也准备上树去采它的苹果了。远处的小鸟知道了一切,心理着急地想:小猪,你可不能上狐狸的当啊!小鸟急忙飞到狐狸的苹果树上,用尖尖的嘴啄破了狐狸的假苹果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4)

初读本文时,觉得文章简单得不知从何入手,看六年前的反思关注了魅力一词。《练习与测试》中也设计了关于魅力的问题。看来魅力一词真有其魅力。那如何使其幻生出真正的魅力呢?我在课堂上作了一些尝试。

一、直击魅力,初悟魅力

在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无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教学时,我请学生说说魅力的意思,并自读这段文字,说说从哪里感受到这个图案魅力在哪里?学生从鲜为人知和三个传字谈了自己的理解。到这时,学生其实仅仅是从字面上感受了图案的魅力。

而后,请学生联系上文,看看小男孩是如何将这图案传递给我的?学生从一系列的细节中,谈了自己的体会,迫不及待地切从未见过更没想到,也有同学从反面循规蹈矩的切法的感受,来谈魅力。

二、想象对话,再悟魅力。

课文前半部分写了小男孩向我展示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件事。教学时,我仅仅出示了人物的语言,然后请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提示语与上下文间流露出的人物的情感,自行设计动作,想象说话时的语气、神情。

这样的阅读关注学生读文时的自我体验。在这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小男孩的兴奋、骄傲,急于展示的心里,感受到了我的不屑一顾、敷衍了事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来朗读对话,学生就能读出其中的意味来了。

三、联系经验,体会魅力

课文中的创造力,是指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也是五角星图案的魅力真正所在。课上,我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故事也体现了这种创造力吗?孩子们联系了以往读过的故事,接触到的人物,谈到了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电梯的发明、彼得获得财富的故事

至此,学生已感性地理解了什么是创造力。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理性的感受,我设计问题: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由此,学生得出结论创造力就是换种思考的方式;就是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敢于尝试、创新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彩图绘本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想象图文结合创作绘本。

3、感受小老鼠和海狮的珍贵友情和合作精神。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启发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感受友谊和合作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袋子!咱们来摸一摸袋子里装了什么?

(有的摸出了铅笔,有的摸出了红领巾..还有的摸出了苹果)

2、今天我们的课就与苹果有关

(二)、出示封面,揭示书名。

1、出示遮去书名的封面。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看到这些苹果,你心里会怎么想呢?真想摘一个尝尝。)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出示鼠小弟)大家还记得他是谁吗?咦!这不是上节课来我们课堂做客的鼠小弟吗?大家还记得他上次穿着什么来的吗?(红色的小背心)

3、今天我们的鼠小弟又出来干什么了呢?我们看看他来到了这棵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下。鼠小弟望着苹果在想什么呢?

4、书名《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三)、讲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1、我们看一下鼠小弟能吃上苹果吗?

4、小鸟和猴子按书的正常页数出现。

5、大象和长颈鹿先出现小老鼠的模仿动作,让幼儿猜想会是什么动物。

6、袋鼠和犀牛老师先告诉学生是什么动物,让幼儿猜想他们会有什么本领。

(故事内容很简单,前面六个动物的出现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出现方法,使故事更充满趣味。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又不失幼儿联想的趣味。)

7、树上还剩下2个苹果,你猜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动物呢?

(让幼儿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8、继续讲述故事,揭示意义。

海狮有什么本领呢?海狮一个人能拿到苹果吗?

(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鼠小弟和海狮合作拿到了苹果,你猜鼠小弟会怎么办呢?

(体会分享的快乐。)

他们两个拿到苹果会怎么办呢?

出示最后一页。

(四)、揭示道理,小结,

1、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过合作我们就能做到平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分享是快乐的,一个人的快乐分享给10个人,就会变成10份的快乐。

2、你能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和你的朋友之间有哪些快乐合作和分享的事情吗?

3、如果这时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都很想吃苹果,可是树上的苹果已经没了啊,你想鼠小弟会怎么做呢?

(通过联系实际,让幼儿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6)

动名称:苹果树笑了

活动目的:

1、倾听故事,能讲述故事的大意。

2、让幼儿明白给大家带来快乐,自己就会快乐。

3、识字:甜 香 果实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挂图 字卡 鹿、松鼠、杜鹃鸟的头饰

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

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二、理解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走过苹果树?

它们都干了些什么?

小草看到这些小动物拿走苹果,说了些什么?

苹果树怎样回答的?

——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看图、倾听。

三、讲故事

——教师出示字卡“甜 香 果实”教幼儿认读

——引导幼儿看图,练习讲故事。

四、表演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戴头饰表演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感受故事情趣。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大部份幼儿能理解故事的内容,认识了苹果,了解了苹果的形状特征及其味道;在这个活动进行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大部份幼儿学会了与人分享的道理。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学说语句:要是我也……

2.在阅读过程中,感知动物的特长,大胆联想。

3.乐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初步感知用自己的特长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袋鼠、犀牛、海狮等动物的特点有一点了解。

物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介绍图书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喜欢?

--出示图书封面《了解名称》

师:鼠小弟站在苹果树下,望着红红的大苹果,想一想鼠小弟用什么办法才能摘到苹果?(幼儿大胆猜测。此处突出鼠小弟的小和矮)师:鼠小弟吃到苹果了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吧!

2.看图阅读,学说语句:要是我也……

(1)集体阅读小鸟,小猴摘苹果,学说句型

①师:(出示图1)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关键词:鸟、飞)看到乌鸦吃了一个苹果,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会有什么想法呢?(幼儿猜测)师:(出示图2),看!鼠小弟在干什么呀?(给与幼儿充分表达的空间,包括学学动作、表情,教师都给与肯定)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小结:你们说的太好了,鼠小弟就是这么想的:要是我也有翅膀……我们一起来学学鼠小弟,我们一边说一边做。

②师:(出示图3)谁也来摘苹果了?(猴子)猴子是怎么摘苹果的?(爬树)看到猴子摘了苹果,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会有什么想法呢?(幼儿猜测)师:(出示图4)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在干什么呀?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对,鼠小弟想:要是我也能爬树……我们也来学学这只鼠小弟!

(2)自主阅读画面,观察大象、长颈鹿摘苹果,引导幼儿表达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谁会来摘苹果?等会把你看到的告诉我们!

(播放图5、6、7、8)师:你看到了什么?鼠小弟会怎么想?请你用"要是我也……"的话来说一说!

(幼儿大胆表述,教师引导)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小鸟会飞,猴子会爬树,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长颈鹿也有长长的脖子,他们都能轻松地吃到苹果,而鼠小弟没有这些本领,费了很大的劲儿也没能吃到苹果。

(3)发挥联象,大胆创编袋鼠、犀牛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摘苹果师:袋鼠,犀牛也来了,他们又会用什么本领来吃苹果呢?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看了又会怎么做,怎么想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巡回倾听、引导。

师:谁愿意来说说袋鼠怎么摘苹果?鼠小弟会怎么想?

师:犀牛呢?是这样吗,我们赶紧看一看!

(幼儿说完分别看图阅读)小结:袋鼠能一下跳的很高,犀牛力气非常的大,他们也都能吃到苹果,而鼠小弟还是没有这些本领,不但吃不到苹果,反而搞的自己鼻青脸肿的。

师:看着动物们一个一个摘走了苹果,他会怎么样?(很伤心,不开心)

3.续听故事,感受乐趣

(1)教师继续讲述,幼儿猜测结果师:就在鼠伤心难过的时候,来了一只海狮,鼠小弟问它:你会飞吗?你会爬树吗?……海狮回答说:不过,我有一个本领……)师:咦?!海狮有什么本领呀?他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合理想象)

(2)揭晓答案师:看看猜对了吗?(顶、合作)有趣吗?

4.完整感知欣赏故事,经验迁移师:故事名字还记得吗?我们来完整的欣赏吧!

--完整倾听,并提问师: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你喜欢海狮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我们小朋友和鼠小弟一样还小,力量有限但只要我们友好合作,就能把平时不能做到的事完成。很鼠小弟一样不要放弃、勇敢地尝试、努力学习,一定能成功。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美术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 巩固对绿色、红色的学习。

3、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白纸、红、绿色彩纸,固体胶、篮子、准备好的范画

活动过程:

一、 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1、 出示苹果画。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那我们平时看到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那这张纸上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你们吃过这样的苹果吗。

2、 那我们来帮助这个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二、 示范

教师示范,撕纸完成范画

三、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 展示作品,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小班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纸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经常接触的,幼儿喜欢撕一撕,剪一剪,画一画。本次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及美术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的要求来考虑,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施展自己的创造潜力。活动中幼儿通过手的技能运作,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大苹果,反映了幼儿独特的创造力。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活动时孩子对活动很有兴趣,但是教师没有给予一定的表扬,教育教学 目标基本达到。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

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

活动注意:

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

活动准备:

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

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

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幼儿;喜欢。

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

幼:苹果、香蕉、杏、还有

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

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

幼:好看。

教:想要吗?

幼:想。

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

幼;恩有苹果

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

幼:好。

(1、2、3、4、5、6、)

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来源教案网;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

XX幼:20个。

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

(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

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

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

(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

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10)

《老人与苹果树》是西师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配有情境图,课文以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老人无私地为别人栽种苹果树的事情,通过本课学习不但了解本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无私奉献的快乐,培养了良好的情感。

在教学时,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通过认读、品读两个关口的学习,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并学习词语:又×又×、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3、知道当看到朋友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别人。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教学准备:

ppt制作的故事《大苹果》。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ppt1:

(1)小朋友你们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谁来了?他看见了什么?

(2)这是一只怎样的苹果?(学习词语:又×又×)(3)看到这只又红又红的大苹果,你是从那里发现的?(幼儿猜测)2、播放ppt2、3:

(1)大家看,这么大的苹果,小老鼠用力的推,推得这么样了?(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的表情、动作)(2)丰富词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用动作学一学)3、播放ppt4:

(1)大苹果被推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边,小老鼠会想什么?

(2)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帮小老鼠过河?

4、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样过河的。(放ppt5、6)5、播放ppt7:

乌龟伯伯背着小老鼠和大苹果游过了河。小老鼠会说什么?乌龟伯伯会怎么回答呢?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1)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动物?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表意见)(2)教师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看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帮助别人。

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要学会说'爱的甜甜话'。"附故事:大苹果在绿油油草地上,小老鼠看见了一只又红又香的大苹果,想把它推回家。

小老鼠用力的推,"哎哟-哎哟", 推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大苹果被推到了一条宽宽的小河边:"我怎么样过河呢?"乌龟伯伯伸出了脑袋,说:"小老鼠,别着急,我来帮助你!"乌龟伯伯背着小老鼠和大苹果游过了河。

小老鼠高兴的说:"谢谢乌龟伯伯!"乌龟伯伯说"不用谢!再见!"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画苹果教案反思(篇12)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学生学具: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最大能填几?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 书 设 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相关文章

  • 称赞教学反思1000字 我们经常在各类报告、心得等材料上耗费大量时间,对范文的运用越来越得到普及了,范文是有经验的前人打磨出来的,你知道优秀范文有哪些表现呢?也许"称赞教学反思1000字"就是你要找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识字的过程由浅入深,先是自由读文,以不认识的字求助小树叶、问同桌和老师的形式展...
    时间:01-09 教学反思反思    
  • 小班健康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是教师教育管理与教学的重要桥梁。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一篇关于“小班健康教案教学反思”的深入分析文章,期待我们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
  • 红星教学反思1000字 课件之家编辑为您整理了“红星教学反思”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如果讲课能很顺利的进行下去,说明老师在备课上下功夫了,教案课件的质量,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案要对教学的内容,步骤,方法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时间:05-19 红星教学反思    
  • 运算教学反思1000字 下面是与“运算教学反思”相关的新闻报道供您参考,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想让课堂生动有趣,就必须要做一份优秀教案。在教案中,要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
    时间:05-06 运算教学反思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课件之家已经找到了以下相关资料供您参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欢迎你来品鉴本文。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是教师的最大本领,身为教师为了上好课,要学会编写一份教案。教师写好了教案,才能把课讲好,才能把上课的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