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高中课件 > 导航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发表时间:2024-09-04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华11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汇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汇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节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国家金融制度。

教学重点:

外汇

教学难点:

汇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导入新课】

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时,例如说买笔,我们会直接给店主钱。然而,当我们要在网上购买一件货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买东西,你怎么办?

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前者主要是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P7)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板书)

一、信用工具(板书)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板书)

银行为什么要开展办理结算这个业务?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现金带来的麻烦。大量使用现金有哪些麻烦?

学生:

1)容易丢失;

2)结算不方便;

3)外出带很多现金可能出现的意外。

过渡:所以,办理结算必须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汇票和支票。

2、常用的信用工具

⑴、信用卡(板书)

讲之前可将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已经各种其他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出哪个为信用卡。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吗?接着指出:信用卡含义:是银行发给自己信用情况较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其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的信用凭证。(P7)

提问:信用卡为什么会流行?你们在使用信用卡时,感觉到信用卡有什么好处没有?(P8练习)

就是因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使用起来方便、安全,外出购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携带大量的现金,并且还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数进行支付;对收款人方来说,可以节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劳动;对于银行来说,发行信用卡不但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当持卡者透支时,银行还可以作为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正因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处,所以它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人人离不开卡。

过渡:点出信用卡在货币发展史上的地位,即货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对于比较陌生的电子货币,必须交代清楚其内涵和外延

内涵: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帐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出现电子货币的原因: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时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半导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

⑵、支票(板书)

支票就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请讨论P9探究活动1。并看相关链接1

注意: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

(二)、外汇(板书)

讨论P10探究活动1,(必须用到外汇)。

外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其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它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凡用本国货币表示的有价证劵、信用工具均不属于外汇。

②它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外国货币不属于外汇。

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或是汇价。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即$1=¥8。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如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25美元,即¥1=id="article-content1">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精华11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汇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汇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节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国家金融制度。

教学重点:

外汇

教学难点:

汇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导入新课】

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时,例如说买笔,我们会直接给店主钱。然而,当我们要在网上购买一件货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买东西,你怎么办?

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前者主要是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P7)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板书)

一、信用工具(板书)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板书)

银行为什么要开展办理结算这个业务?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现金带来的麻烦。大量使用现金有哪些麻烦?

学生:

1)容易丢失;

2)结算不方便;

3)外出带很多现金可能出现的意外。

过渡:所以,办理结算必须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汇票和支票。

2、常用的信用工具

⑴、信用卡(板书)

讲之前可将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已经各种其他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出哪个为信用卡。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吗?接着指出:信用卡含义:是银行发给自己信用情况较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其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的信用凭证。(P7)

提问:信用卡为什么会流行?你们在使用信用卡时,感觉到信用卡有什么好处没有?(P8练习)

就是因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使用起来方便、安全,外出购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携带大量的现金,并且还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数进行支付;对收款人方来说,可以节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劳动;对于银行来说,发行信用卡不但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当持卡者透支时,银行还可以作为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正因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处,所以它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人人离不开卡。

过渡:点出信用卡在货币发展史上的地位,即货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对于比较陌生的电子货币,必须交代清楚其内涵和外延

内涵: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帐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出现电子货币的原因: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时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半导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

⑵、支票(板书)

支票就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请讨论P9探究活动1。并看相关链接1

注意: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

(二)、外汇(板书)

讨论P10探究活动1,(必须用到外汇)。

外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其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它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凡用本国货币表示的有价证劵、信用工具均不属于外汇。

②它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外国货币不属于外汇。

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或是汇价。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即$1=¥8。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如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25美元,即¥1=$0.125。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使用直接标价法。

讨论P10探究活动,并联系时政热点:小组讨论升值与贬值的利弊。(结论:稳定的意义)

本课总结:这堂课我们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汇票,知道什么是外汇,理解保持币值稳定的意义。

作业: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利弊。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3

教学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视频。

播放视频(假期商家促销)

(二)新授课

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自身需求量的变动

(以小明一家假期去逛商场作为线索,设置四个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情景一:小明买鞋

多媒体展示特价活动

思考:价格变动和需求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通过小明买鞋的活动可以看出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增多。

学生判断推导图形(需求曲线图)

结论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情景二小明奶奶和妈妈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结合情景二材料价格变动对哪些商品影响大?哪些影响小?

学生回答:……

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学生推导判断图形,判断A是生活必需品;B是高档耐用品。

结论:不同商品价格变动,需求反映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情境三小明和爸爸看车展

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

思考:

1、油价涨了,人们做出怎样的选择?

2、汽油和天然气是什么关系?汽油和汽车是什么关系?

3、在这些关系当中,它们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汽油和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要掌握这两个基本概念。和掌握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学生推导图形,分辨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关系图形。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情境四:小明为爸爸出谋划策

思考:结合材料,分组讨论为小明爸爸爸爸出谋划策

学生回答:……

老师分析:(归纳省略)

1、调节产量

教师: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生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无利可图——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者可以根据价格来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教师:为了生产产品,要投入生产要素。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教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者根据商品的价格作为基点,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正是价值规律的发生作用的体现。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4

一、教学目标:

1、夯实基础,通过提问、默写等有效手段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理解教材中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时事评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懂得从经济、文化、哲学、政治等多角度去思考热点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训练,通过加强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积累解题技巧和方法,加强考试心理素质的磨炼,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应试能力。

4、分层教学,通过区别对待,对实验班和普通班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措施,大面积提高政治教学成绩,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要突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使培优取得实效。

二、工作思路:

1、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

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2010年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如2010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呈现以下特点:(1)注重主干知识和书本知识的再现,突出试题的基础性;(2)命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3)试题背景材料与考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相适应,呈现方式丰富多样;(4)积极开发当地考试资源,突显试卷的地方色彩;(5)试题充溢浓厚的人文精神,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

2、坚持集体备课,发挥整体功能。

强化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在网上充分搜集资料,坚持集体备课。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周坚持一次,时间是周三下午第七节。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五明确各自的分工分职,六反馈一周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之,组员之间可相互随堂听课,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实备课中的不足。

3、紧抓本本,坚持以生为本。

第一轮复习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明确主干核心知识点,逐步构建知识体系,要及时补充内容、观点。复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恰当把握课堂复习的容量和节奏,注意讲练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满堂灌,以提高复习工作的有效性。

4、规范过程,优化教学环节。

规范教学过程是成功教学实施的保证,优化教学环节是实施成功教学的关键 。为此,我们根据政治科高考的特点和教学的一般规律来规范教学过程。具体复习进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复习要着眼于回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考讲练相结合。在这一阶段要降低起点、放慢速度、完善网络、夯实基础。文科综合中的政治学科,在考试要求和试题总体难度上不会与原高考方案X学科等同,否则会导致全卷总体难度过大。这样,复习中夯实基础显得特别重要。

第二阶段复习要着眼于提高,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进行热点渗透,以提高学生对考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复习要着眼于实践,帮助学生适应高考。在这一阶段要回顾基础,熟悉题型,查漏补缺,调适心理,同时要兼顾应试技巧的训练。

5、授之以渔,培养学习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要高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浓缩记忆、趣味记忆等方法,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选择题训练中则采取四步法(审题意、抓题眼、忆体系、判题支),充分运用排除法,逆向思维等方法,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在非选择题训练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试题传授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以下能力:

(1)审题能力明确题目的考核意图,弄清设问指向。

(2)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处理,把握材料的层次关系,提取材料中包含的有效信息。

(3)整合知识的能力明确题目所涉及知识和原理。首先要尽力避免用错原理;对于分值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尤其要避免错漏原理。

(4)形成答案的能力答案的布局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先答什么,后答数什么,答前要做好总体规划。一般可按照先重点再其他,先原理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的顺序组织答案。

(5)规范表达的能力按照高考答卷要求,答案要富有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专业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难点】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和不同国家、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地域的文化呢?这些文化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板书: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环节二:新课讲授

【展示案例】封建社会的农耕文化对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文化对当前经济政治的影响?

提问:封建社会农耕文化对当时的封建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与当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和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不同的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师:文化除了对于经济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社会发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展示视频】中美文化的差异对中美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的纪录片。

教师提出问题:中美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发展道理?纪录片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展示案例】图片展示景观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正面的作用呢?

【展示图片】迷信算命害人不浅主题漫画和弘扬航天精神给人们带来的鼓舞作用的图片。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针对两幅图片展开讨论,不同的文化对社会有着怎么样不同的`作用?

学生回到(略)

教师总结:通过图片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迷信算命的落后文化阻碍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航天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和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了人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先进的、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列举案例:请同学们说一说身边有哪些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怎么样影响了你?又是怎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以及明确了腐朽、落后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在日常社会中要努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针对不同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不同影响做一个小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6

一、说教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第3课的第2框的内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讲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本框题则是从

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来分析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部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在本框题的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中,讲解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到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前三种消费心理中均有其不利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应坚持求实心理,因为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并且求实心理为第二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起了铺垫作用,因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部分是求实心理的具体展开。《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共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前三个原则分别是从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的,最后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并能对不同消费心理进评价。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明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消费原则。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非常必要。

四、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三步探究教学法: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构建知识;能力提升、学会运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学法

我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学法指导。我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习惯于接受、探究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新课标又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本课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想以及学法指导,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本课导入设计中,通过我想买双鞋,但是不知道买那种较为合适,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观。

2.层层深入,构建新知。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环节设置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婷同学她在日常爱好中的特征。

情境二:与众不同的裤子设计,吓死人。

情景三:丹丹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有钱,而送同学一个进口的MP5作为生日礼物。

通过剖析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表现、特点,并能对这些消费心理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这些个案情景设置,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于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个问题“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讲的是正确消费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这四个原则,做了三个不同的情景和一则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深化拓展。第四个正确消费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在第同学们理解前面三个原则的基础探究拥有名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间是否矛盾,并且在当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生分析归纳比较鉴别,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认识到消费中不能铺张浪费,在头脑中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

3.巧设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让同学们课后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一个月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消费要受到种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就一定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综上,这节课坚持正确引导、形成能力的原则,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在过程实施、情境创设、知识构建、问题拓展、能力提升、练习环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使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政治生活》教学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参与的政治生活为起点,说明人民享有和行驶民主权利,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因此第二单元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人民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管理、行驶民主权利的表现,也是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本单元与上一单元为第三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框是学生学习《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以及《政府权力: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体现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此该框教学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

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关注《焦点访谈》,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权力的运用可能两种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特别是学生有关的生成资源,提高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课程标准内容第二单元第6条"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的合理性和途径分析;因此:为什么要监督政府?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成长经历和认识水平所限,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问题不理解;特别是在实际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以及现象依然严重,增加了该框教学的难度。因此: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难点。

总之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要原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发问题;又要高于学生,对于学生存在问题进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引导;最后回归学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基本理念:依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力求贯彻并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教学观。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探讨;注重实践性,力求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为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视野,从而引导学生调查、思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体验活动,增长学习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根据学生的生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让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依法执教,我综合运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

②讲授法。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正确理解。

③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特别是调查本地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做法,来分析本地政府是否敢于接受人民监督以及怎样接受监督,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选用几种不同教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学与学法相结合。

①根据本框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问题,加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②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总之具体的学法融入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环节中。

四、说教学思路设计与环节处理

(一)、教学基本思路: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学生问题为中心和教师引导分析有机结合,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上,对于教材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挖掘并整合学生学习资源。

(二)、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复习依法行政基本观点后,引导学生思考:若政府没依法行政怎么办?运用多媒体播放已看过的《焦点访谈》视频。

探究一:为什么《焦点访谈》备受众人关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公众关注问题。(学生举例事先准备有关案件,教师点评学生具有社会参与意识。)

环节2、情景分析 (教学内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探究二:阅读材料二则: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原江西省副省长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问题:

①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①后,教师引导: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进一步设问: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腐化分子呢?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运用权力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前者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学生先分析②(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整回答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探究三:既然对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有必要性且意义重要。那么

我国历史上对于权力监督有哪些机构?

②联系当前状况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历史科代表回答问题①后,教师分析: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 引导学生看书P47页,师生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总结: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与过去相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过渡到对问题②,让学生先谈。()教师分析:正如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ⅰ、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事例

ⅱ、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板书)

(对于学生举例事例的有效信息进行板书,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监督渠道或方式的探究。)教师归纳总结: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运用多媒体播放《审计风暴》视频)

课堂练习:(展示例子,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加深行政监督体系理解)

探究三:(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的)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期望未来成长为制度建计者。

环节3、情景回归、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探究四: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结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正如伟大领袖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分析本课基本观点,明确知识结构,升华学生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成为制度设计者而努力读书。

作业设计:调查永安市政府或乡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版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三)教学反思:

1、课前集体备课程,事先预计本框教学有一定难度,且学生可能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等;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有意识收集材料、整理材料,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思维能力,关注困惑点,所以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充分调动整个教学,组织流畅。

2、在教学中,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设计,引导学生程度恰当,认为符合新课程教学。

3、在教学中,基本上能把握教材,利用学生所收集的材料特别是学生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整合,做到课程把握与开发相结合,感觉处理很满意,学生反映也良好。只不过课前准备也有点累,但能获得学生认可也值。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属于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为最后一框题《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这两个问题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鉴于当前思想多元化,各种不良文化对中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本课的难点问题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时的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②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计划采取一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探究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四、教学流程:

整体思路:

(1)展示故事,情境导入

(2)讲述明星成龙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3)搜集地震中正反两方面的素材,对比钟南山和犯罪分子事例,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感悟先进人物的事迹,树立奉献意识。

分步思路:

(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小故事,飓风洪水中救人

一位平民被困在洪水浸泡的树上已经六七个小时。救援队接到任务后马上派出直升机和救援人员。风疾水猛,还有树枝叉的阻挠。直升机上绳索吊下的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甚至一度直升机也面临着坠毁危险。但是,他们依然行动。经过艰难万险,救援终于取得成功。

这件事情过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问:用几个人的生命和直升机坠毁的危险作为代价去救援一个人,是否值得。

(设置学生探究活动,展开讨论,学生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不论是同学们持哪一种观点,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价值与价值观

(二)开始新课

第一目、人的价值,其逻辑顺序是价值的基本含义—————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探究活动1、关于价值的基本含义的教学:探究活动1图片展示今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袭击台湾造成特大水灾、大陆在第一时间捐助钱、食物、板房以及两岸三地的演艺明星义演赈灾。

设置探究问题:

①这些物资和演艺明星的义演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

②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务的价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总结概括出具体事物的价值与哲学价值的区别和哲学价值的含义。

板书:

1、价值的含义、区分哲学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

设计依据:以最新的热点材料切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2、关于人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这一部分是本框的重点。本部分的教学通过情境设置和合作探究来突出这一重点。

探究活动2:图片展示8月17日两岸三地的演艺明星义演赈灾,介绍影星成龙为赈灾晚会负担所有开支(420万新台币)。有数据表明,成龙前后共捐慈善款8亿3千万左右。在中国共捐建了75所学校。

播放视频:访问成龙,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到达灾区的成龙说,公益慈善事业有起点,但没有终点,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在成龙的电影中,主题都在宣传正义和善良,同时他又不断的宣传中国化的东西,又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早在2003年,成龙就当选感动中国人物,推荐委员们对成龙的评价是:成龙在好莱坞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动人心的是成龙的公益心;成龙在国际演艺界为中国争了光,他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

设置探究问题:

①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一样吗?

②从成龙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价值是什么?

③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熟悉的明星的事例设置情景,容易引起共鸣,通过讨论和合作探究问题,自然得出结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贡献和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板书: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贡献和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其逻辑顺序是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两方面的表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本目题主要设想,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和课上探究活动,锻炼其动手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和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的表现,并初步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探究活动3:课前把全班分为2组,搜集汶川地震中灾区正反两方面人物的表现,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上讲台展示,说明搜集理由并做简单评价。

设置探究问题:事例中的同学和老师的活动受什么观念的支配?是什么使这些同学和老师在危难之中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搜集材料和课上的合作探究,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认识和改造世界

3、对于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作用

探究活动4:图片展示科学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和甲型流感方面的事迹和最近原赤峰市市长徐国元受贿审判案。

设置探究问题:上述图片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板书: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教师小结:价值观是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大的反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奉献,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堂总结。通过“我的收获”环节的设置,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回顾本课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知识,谈谈自己本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同时在思想认识上得到升华。

(四)回归生活、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结合案例,撰写小论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真谛》

五、效果分析:

学生可能出现的典型误区:

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区别:价值是事物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属客观范畴;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主观范畴。联系: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9

【设计理念】本框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变化规律,理论性不是很强。据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有关消费的认识。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识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的三课的第1个框题。学生们通过学习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有助于其树立正确消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是学习以后内容的基础。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不同的人群消费内容、水平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消费也不尽相同,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头驾马车,这就需要研究经济生活中背后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实际生活中,居民的收入、总体物价、以及其他的因素都是居民选择消费什么、如何消费的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还原这些因素形成的过程,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出这一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结论,但更注重形成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1)通过学习探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培养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消费类型和结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对经济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正确看待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其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家庭或个人的消费方案,提高其参与经济涉过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学习已经理解有关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同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应该有关消费的感性认识,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从知识逻辑的生长角度来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具备初步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从现实经验来说,所带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见多识广,对相关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3、非认知因素分析

由于教学设施的制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先期建立的知识有缺陷和不完善。受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分析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在教学时要做好相关的预设,并有准备地对待课堂上实际生成的问题。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合作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在知识上帮助学生能够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理解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例如通过收集资料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能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在能力上使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论抽象思维,能够参与生活实践。例如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归纳出影响消费的因素,从而培养其把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的思维能力;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消费的类型这一理论去认识生活各种具体消费的特点,从而培养其在抽象理论指导下分析具体现象的能力,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培养其关注现实生活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教学方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由生活情景导入新课——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习各种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探究学习消费类型和结构——小结

【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展示案例,创设情境

2、分析案例,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当然没有那么有好的上帝来帮忙。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想要的`东西太多,结果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因为,欲望的实现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为人们提供的消费品越来越多,使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是,对于个人来讲,面对丰富的多彩的、充满诱惑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产品,在选择哪种产品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以及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消费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的、家庭的、社会的主客观条件,如: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基本国情等。否则自己可能会成为物欲的奴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有关消费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研究、实施有效教育,强化教改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注重研究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二、教学进度安排:

1、第二次月考前(2月8日—3月1日):复习完必修内容(必修③④)。 具体安排:2月8日—14日必修3《文化生活》 2月15日—3月1日 必修4《生活与哲学》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时间:2014.3月-2014.5月

第一阶段3月-4月 (知识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4月-5月 (时政专题复习)

目标: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要求: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它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使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教学方法:采用以专题讲座为主的复习形式。通过专题讲座的复习形式,辨析每个知识板块的基本要领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深化主干知识。

3、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应用能力提高

时间:2014.5月-2014.6月

目标: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

要求:本轮复习是考前的冲刺阶段,本轮复习要做到:

(1)立足学科内综合,加强学科间渗透,坚持一周一次学科综 合考试。

(2)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4、第四轮复习(综合复习):历年真题解析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结合课标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将其准确地贯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2、提高课堂效益。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一定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

3、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

4、提高教学针对性、加强个别辅导。分优生、边缘生、专业生三种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辅导计划。

5、在认真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同组内同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1

一、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知道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2)了解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3)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及其意义

(4)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发展要求

理解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意义

二、基础知识

1、公平

(1)含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要求保证人们的生活需要。(注意:收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2)意义:是社会主义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社会。

(3)实行社会公平的措施: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②保证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

a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b措施:当前要着力提高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机制和机制。

③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

措施: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收入,调节收入,取缔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

2、效率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与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2)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又要。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既要反对,又要防止;既要落实,又要提倡;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

三、思考问题

1、公平等于平均吗?公平允许差异存在吗?你认为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呢?

2、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呢?

四、深化拓展

正确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

五、巧建结构

六、应用练习

易错知识警示

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125。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使用直接标价法。

讨论P10探究活动,并联系时政热点:小组讨论升值与贬值的利弊。(结论:稳定的意义)

本课总结:这堂课我们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汇票,知道什么是外汇,理解保持币值稳定的意义。

作业: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利弊。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3

教学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视频。

播放视频(假期商家促销)

(二)新授课

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自身需求量的变动

(以小明一家假期去逛商场作为线索,设置四个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情景一:小明买鞋

多媒体展示特价活动

思考:价格变动和需求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通过小明买鞋的活动可以看出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增多。

学生判断推导图形(需求曲线图)

结论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情景二小明奶奶和妈妈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结合情景二材料价格变动对哪些商品影响大?哪些影响小?

学生回答:……

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学生推导判断图形,判断A是生活必需品;B是高档耐用品。

结论:不同商品价格变动,需求反映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情境三小明和爸爸看车展

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

思考:

1、油价涨了,人们做出怎样的选择?

2、汽油和天然气是什么关系?汽油和汽车是什么关系?

3、在这些关系当中,它们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汽油和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要掌握这两个基本概念。和掌握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学生推导图形,分辨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关系图形。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情境四:小明为爸爸出谋划策

思考:结合材料,分组讨论为小明爸爸爸爸出谋划策

学生回答:……

老师分析:(归纳省略)

1、调节产量

教师: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生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无利可图——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者可以根据价格来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教师:为了生产产品,要投入生产要素。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教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者根据商品的价格作为基点,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正是价值规律的发生作用的体现。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4

一、教学目标:

1、夯实基础,通过提问、默写等有效手段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理解教材中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时事评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懂得从经济、文化、哲学、政治等多角度去思考热点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训练,通过加强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积累解题技巧和方法,加强考试心理素质的磨炼,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应试能力。

4、分层教学,通过区别对待,对实验班和普通班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措施,大面积提高政治教学成绩,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要突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使培优取得实效。

二、工作思路:

1、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

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2010年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如2010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呈现以下特点:(1)注重主干知识和书本知识的再现,突出试题的基础性;(2)命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3)试题背景材料与考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相适应,呈现方式丰富多样;(4)积极开发当地考试资源,突显试卷的地方色彩;(5)试题充溢浓厚的人文精神,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

2、坚持集体备课,发挥整体功能。

强化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在网上充分搜集资料,坚持集体备课。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周坚持一次,时间是周三下午第七节。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五明确各自的分工分职,六反馈一周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之,组员之间可相互随堂听课,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实备课中的不足。

3、紧抓本本,坚持以生为本。

第一轮复习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明确主干核心知识点,逐步构建知识体系,要及时补充内容、观点。复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恰当把握课堂复习的容量和节奏,注意讲练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满堂灌,以提高复习工作的有效性。

4、规范过程,优化教学环节。

规范教学过程是成功教学实施的保证,优化教学环节是实施成功教学的关键 。为此,我们根据政治科高考的特点和教学的一般规律来规范教学过程。具体复习进程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复习要着眼于回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考讲练相结合。在这一阶段要降低起点、放慢速度、完善网络、夯实基础。文科综合中的政治学科,在考试要求和试题总体难度上不会与原高考方案X学科等同,否则会导致全卷总体难度过大。这样,复习中夯实基础显得特别重要。

第二阶段复习要着眼于提高,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进行热点渗透,以提高学生对考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阶段复习要着眼于实践,帮助学生适应高考。在这一阶段要回顾基础,熟悉题型,查漏补缺,调适心理,同时要兼顾应试技巧的训练。

5、授之以渔,培养学习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要高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浓缩记忆、趣味记忆等方法,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选择题训练中则采取四步法(审题意、抓题眼、忆体系、判题支),充分运用排除法,逆向思维等方法,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在非选择题训练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试题传授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以下能力:

(1)审题能力明确题目的考核意图,弄清设问指向。

(2)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处理,把握材料的层次关系,提取材料中包含的有效信息。

(3)整合知识的能力明确题目所涉及知识和原理。首先要尽力避免用错原理;对于分值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尤其要避免错漏原理。

(4)形成答案的能力答案的布局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先答什么,后答数什么,答前要做好总体规划。一般可按照先重点再其他,先原理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的顺序组织答案。

(5)规范表达的能力按照高考答卷要求,答案要富有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专业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难点】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能够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同作用,激发学习先进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和不同国家、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地域的文化呢?这些文化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板书: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环节二:新课讲授

【展示案例】封建社会的农耕文化对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文化对当前经济政治的影响?

提问:封建社会农耕文化对当时的封建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与当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和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不同的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师:文化除了对于经济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社会发展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略)

【展示视频】中美文化的差异对中美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的纪录片。

教师提出问题:中美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发展道理?纪录片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展示案例】图片展示景观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正面的作用呢?

【展示图片】迷信算命害人不浅主题漫画和弘扬航天精神给人们带来的鼓舞作用的图片。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针对两幅图片展开讨论,不同的文化对社会有着怎么样不同的`作用?

学生回到(略)

教师总结:通过图片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迷信算命的落后文化阻碍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航天精神是一种先进文化,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和爱国主义的精神,鼓舞了人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先进的、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列举案例:请同学们说一说身边有哪些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怎么样影响了你?又是怎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能够理解先进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以及明确了腐朽、落后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在日常社会中要努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御腐朽和落后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针对不同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不同影响做一个小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6

一、说教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第3课的第2框的内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讲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本框题则是从

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来分析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部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在本框题的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中,讲解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到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前三种消费心理中均有其不利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应坚持求实心理,因为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并且求实心理为第二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起了铺垫作用,因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部分是求实心理的具体展开。《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共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前三个原则分别是从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的,最后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并能对不同消费心理进评价。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明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消费原则。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非常必要。

四、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三步探究教学法: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构建知识;能力提升、学会运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学法

我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学法指导。我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习惯于接受、探究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新课标又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本课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想以及学法指导,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本课导入设计中,通过我想买双鞋,但是不知道买那种较为合适,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观。

2.层层深入,构建新知。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环节设置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婷同学她在日常爱好中的特征。

情境二:与众不同的裤子设计,吓死人。

情景三:丹丹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有钱,而送同学一个进口的MP5作为生日礼物。

通过剖析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表现、特点,并能对这些消费心理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这些个案情景设置,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于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个问题“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讲的是正确消费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这四个原则,做了三个不同的情景和一则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深化拓展。第四个正确消费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在第同学们理解前面三个原则的基础探究拥有名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间是否矛盾,并且在当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生分析归纳比较鉴别,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认识到消费中不能铺张浪费,在头脑中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

3.巧设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让同学们课后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一个月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消费要受到种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就一定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综上,这节课坚持正确引导、形成能力的原则,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在过程实施、情境创设、知识构建、问题拓展、能力提升、练习环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使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政治生活》教学目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文化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参与的政治生活为起点,说明人民享有和行驶民主权利,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因此第二单元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人民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管理、行驶民主权利的表现,也是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本单元与上一单元为第三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框是学生学习《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以及《政府权力:依法行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体现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因此该框教学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

以新课程核心理念为指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识规律,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关注《焦点访谈》,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权力的运用可能两种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特别是学生有关的生成资源,提高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课程标准内容第二单元第6条"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的合理性和途径分析;因此:为什么要监督政府?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成长经历和认识水平所限,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问题不理解;特别是在实际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以及现象依然严重,增加了该框教学的难度。因此: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成为教学难点。

总之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要原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发问题;又要高于学生,对于学生存在问题进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引导;最后回归学生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参与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基本理念:依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力求贯彻并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教学观。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探讨;注重实践性,力求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营造良好的互动气氛,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为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视野,从而引导学生调查、思考,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体验活动,增长学习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根据学生的生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让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依法执教,我综合运用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①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

②讲授法。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采用系统讲授的方法,以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正确理解。

③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特别是调查本地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的做法,来分析本地政府是否敢于接受人民监督以及怎样接受监督,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选用几种不同教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学与学法相结合。

①根据本框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问题,加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②运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

总之具体的学法融入于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环节中。

四、说教学思路设计与环节处理

(一)、教学基本思路: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学生问题为中心和教师引导分析有机结合,在尊重教材的基本结构上,对于教材细节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挖掘并整合学生学习资源。

(二)、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群众喉舌 政府镜鉴)

复习依法行政基本观点后,引导学生思考:若政府没依法行政怎么办?运用多媒体播放已看过的《焦点访谈》视频。

探究一:为什么《焦点访谈》备受众人关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社会公众关注问题。(学生举例事先准备有关案件,教师点评学生具有社会参与意识。)

环节2、情景分析 (教学内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探究二:阅读材料二则: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原江西省副省长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问题:

①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①后,教师引导: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进一步设问:是不是说所有掌握权力的人都是腐化分子呢?若不是,请举例说明。

(运用对比方法)把上述材料和学生的回答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运用权力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前者腐化,后者造福一方,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学生先分析②(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并完整回答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探究三:既然对政府权力监督和制约有必要性且意义重要。那么

我国历史上对于权力监督有哪些机构?

②联系当前状况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历史科代表回答问题①后,教师分析:对于权力的监督问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此都有深刻的论述, 引导学生看书P47页,师生讨论观点一和观点二。

总结:在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与过去相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过渡到对问题②,让学生先谈。()教师分析:正如同志曾经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很显然,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教师讲解,突破难点)

ⅰ、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事例

ⅱ、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板书)

(对于学生举例事例的有效信息进行板书,目的在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监督渠道或方式的探究。)教师归纳总结: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运用多媒体播放《审计风暴》视频)

课堂练习:(展示例子,让学生判断监督的形式,加深行政监督体系理解)

探究三:(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的)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期望未来成长为制度建计者。

环节3、情景回归、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探究四: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结论: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正如伟大领袖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分析本课基本观点,明确知识结构,升华学生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成为制度设计者而努力读书。

作业设计:调查永安市政府或乡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版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三)教学反思:

1、课前集体备课程,事先预计本框教学有一定难度,且学生可能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等;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有意识收集材料、整理材料,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思维能力,关注困惑点,所以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兴趣,并充分调动整个教学,组织流畅。

2、在教学中,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设计,引导学生程度恰当,认为符合新课程教学。

3、在教学中,基本上能把握教材,利用学生所收集的材料特别是学生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整合,做到课程把握与开发相结合,感觉处理很满意,学生反映也良好。只不过课前准备也有点累,但能获得学生认可也值。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属于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为最后一框题《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这两个问题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鉴于当前思想多元化,各种不良文化对中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本课的难点问题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时的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②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我计划采取一下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探究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四、教学流程:

整体思路:

(1)展示故事,情境导入

(2)讲述明星成龙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3)搜集地震中正反两方面的素材,对比钟南山和犯罪分子事例,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感悟先进人物的事迹,树立奉献意识。

分步思路:

(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小故事,飓风洪水中救人

一位平民被困在洪水浸泡的树上已经六七个小时。救援队接到任务后马上派出直升机和救援人员。风疾水猛,还有树枝叉的阻挠。直升机上绳索吊下的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甚至一度直升机也面临着坠毁危险。但是,他们依然行动。经过艰难万险,救援终于取得成功。

这件事情过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问:用几个人的生命和直升机坠毁的危险作为代价去救援一个人,是否值得。

(设置学生探究活动,展开讨论,学生代表回答)

老师总结:不论是同学们持哪一种观点,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价值与价值观

(二)开始新课

第一目、人的价值,其逻辑顺序是价值的基本含义—————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探究活动1、关于价值的基本含义的教学:探究活动1图片展示今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袭击台湾造成特大水灾、大陆在第一时间捐助钱、食物、板房以及两岸三地的演艺明星义演赈灾。

设置探究问题:

①这些物资和演艺明星的义演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

②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务的价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总结概括出具体事物的价值与哲学价值的区别和哲学价值的含义。

板书:

1、价值的含义、区分哲学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

设计依据:以最新的热点材料切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2、关于人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这一部分是本框的重点。本部分的教学通过情境设置和合作探究来突出这一重点。

探究活动2:图片展示8月17日两岸三地的演艺明星义演赈灾,介绍影星成龙为赈灾晚会负担所有开支(420万新台币)。有数据表明,成龙前后共捐慈善款8亿3千万左右。在中国共捐建了75所学校。

播放视频:访问成龙,汶川大地震后第一个到达灾区的成龙说,公益慈善事业有起点,但没有终点,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在成龙的电影中,主题都在宣传正义和善良,同时他又不断的宣传中国化的东西,又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早在2003年,成龙就当选感动中国人物,推荐委员们对成龙的评价是:成龙在好莱坞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动人心的是成龙的公益心;成龙在国际演艺界为中国争了光,他热心公益,不忘回馈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

设置探究问题:

①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一样吗?

②从成龙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价值是什么?

③如何评价人的价值?(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熟悉的明星的事例设置情景,容易引起共鸣,通过讨论和合作探究问题,自然得出结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贡献和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板书: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贡献和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其逻辑顺序是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两方面的表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本目题主要设想,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和课上探究活动,锻炼其动手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和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的表现,并初步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探究活动3:课前把全班分为2组,搜集汶川地震中灾区正反两方面人物的表现,然后每组出一名代表上讲台展示,说明搜集理由并做简单评价。

设置探究问题:事例中的同学和老师的活动受什么观念的支配?是什么使这些同学和老师在危难之中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搜集材料和课上的合作探究,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板书: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认识和改造世界

3、对于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作用

探究活动4:图片展示科学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和甲型流感方面的事迹和最近原赤峰市市长徐国元受贿审判案。

设置探究问题:上述图片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板书: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教师小结:价值观是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大的反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奉献,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堂总结。通过“我的收获”环节的设置,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回顾本课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知识,谈谈自己本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同时在思想认识上得到升华。

(四)回归生活、运用本课所学知识,结合案例,撰写小论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真谛》

五、效果分析:

学生可能出现的典型误区:

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区别:价值是事物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属客观范畴;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主观范畴。联系: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价值观。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9

【设计理念】本框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变化规律,理论性不是很强。据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有关消费的认识。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识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的三课的第1个框题。学生们通过学习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有助于其树立正确消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是学习以后内容的基础。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不同的人群消费内容、水平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消费也不尽相同,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头驾马车,这就需要研究经济生活中背后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实际生活中,居民的收入、总体物价、以及其他的因素都是居民选择消费什么、如何消费的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还原这些因素形成的过程,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出这一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结论,但更注重形成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1)通过学习探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培养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消费类型和结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对经济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正确看待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其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家庭或个人的消费方案,提高其参与经济涉过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学习已经理解有关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同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应该有关消费的感性认识,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从知识逻辑的生长角度来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具备初步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从现实经验来说,所带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见多识广,对相关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3、非认知因素分析

由于教学设施的制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先期建立的知识有缺陷和不完善。受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分析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在教学时要做好相关的预设,并有准备地对待课堂上实际生成的问题。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合作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在知识上帮助学生能够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理解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例如通过收集资料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能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在能力上使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论抽象思维,能够参与生活实践。例如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归纳出影响消费的因素,从而培养其把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的思维能力;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消费的类型这一理论去认识生活各种具体消费的特点,从而培养其在抽象理论指导下分析具体现象的能力,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培养其关注现实生活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教学方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由生活情景导入新课——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习各种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探究学习消费类型和结构——小结

【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展示案例,创设情境

2、分析案例,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当然没有那么有好的上帝来帮忙。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想要的`东西太多,结果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因为,欲望的实现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为人们提供的消费品越来越多,使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是,对于个人来讲,面对丰富的多彩的、充满诱惑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产品,在选择哪种产品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以及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消费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的、家庭的、社会的主客观条件,如: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基本国情等。否则自己可能会成为物欲的奴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有关消费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研究、实施有效教育,强化教改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注重研究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二、教学进度安排:

1、第二次月考前(2月8日—3月1日):复习完必修内容(必修③④)。 具体安排:2月8日—14日必修3《文化生活》 2月15日—3月1日 必修4《生活与哲学》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时间:2014.3月-2014.5月

第一阶段3月-4月 (知识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4月-5月 (时政专题复习)

目标: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要求: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它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使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教学方法:采用以专题讲座为主的复习形式。通过专题讲座的复习形式,辨析每个知识板块的基本要领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深化主干知识。

3、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应用能力提高

时间:2014.5月-2014.6月

目标: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

要求:本轮复习是考前的冲刺阶段,本轮复习要做到:

(1)立足学科内综合,加强学科间渗透,坚持一周一次学科综 合考试。

(2)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4、第四轮复习(综合复习):历年真题解析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结合课标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将其准确地贯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2、提高课堂效益。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一定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

3、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

4、提高教学针对性、加强个别辅导。分优生、边缘生、专业生三种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辅导计划。

5、在认真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同组内同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1

一、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知道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2)了解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3)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及其意义

(4)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发展要求

理解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要意义

二、基础知识

1、公平

(1)含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要求保证人们的生活需要。(注意:收入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

(2)意义:是社会主义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社会。

(3)实行社会公平的措施: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

②保证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

a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b措施:当前要着力提高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机制和机制。

③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

措施: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收入,调节收入,取缔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

2、效率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与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2)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

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又要。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既要反对,又要防止;既要落实,又要提倡;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

三、思考问题

1、公平等于平均吗?公平允许差异存在吗?你认为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呢?

2、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呢?

四、深化拓展

正确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关系。

五、巧建结构

六、应用练习

易错知识警示

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相关文章

  • 政治教育课件教案11篇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若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就得先从教案下手。教案有助于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有没有写好教案的秘诀呢?以下“政治教育课件教案11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党的科学理论、...
  •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10篇) 下面栏目小编为您呈送了“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主题的相关内容,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教师需要不断打磨教案。教案可以体现教师自己的个人魅力。...
    时间:04-18 教学设计方案    
  •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模板 课件需要按教材内在规律来编写。作为教师要随时准备好属于自己的课件。你想知道怎么写出一份优秀的课件吗?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高三政治教学反思模板》,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一、命题指导思想1.体现高考的命题趋势和要求,依据教材,遵循教学大纲,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观点的掌握。...
  • [教案范本]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2、抓住重点词语,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难点...
  • 课件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其三 我们经常回需要撰写各种各样的文档或者文章,大家在写作时经常会遇到问题和困难,更多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架构是怎么样的,写一篇好的范文有哪些要点?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课件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其三,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词和词牌。1、在中国的诗歌宝库中,有很多诗词是写钓鱼的。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