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字汉臣,公元1008年出生在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当地素以民风强悍着名,狄青虽出身农家,却自小学得了一身不错的武艺。常言道: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狄青的武艺与他的农户身份显然很不协调。就在狄青16岁那年,一个偶然的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出现天才
这年某天,狄青的哥哥与同乡人打架,失手打伤了对方,地方官员要将他哥哥抓起来问罪。这时,狄青不知是考虑父母的想法还是兄弟情谊,挺身而出,主动向官员自首,声称打人的是他,而不是他哥哥。地方官员本着只要有人认罪、可以结案就行的想法,将狄青抓了起来,捕罪入京。按照当时的制度,罪犯都要在脸上刺字,叫做黥面,以示惩戒并区别于普通人。《水浒传》中提到的林冲就是被刺字以后发配沧州的。就这样,年幼的狄青突然获得了一个罪犯的不良身份以及象征耻辱的脸上刺字,那么,这一切将会给他的人生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正应了那句俗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不幸遭遇竟然给狄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由于宋代士兵的地位十分低下,人们普遍存在好男不当兵的想法,于是朝廷经常让一些罪行较轻的犯人去充当下级士卒,狄青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惯例的充数者。由罪犯而成军卒,地位虽然没什么变化,却成为狄青一生前程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狄青进入部队以后,首先当了个养马兵。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狄青的一身武艺开始有了用武之地,不久便被调到了保卫首都的拱圣营。再后来,皇帝的卫队要选拔士兵,派人来拱圣营考察。武艺出众、相貌英俊的狄青一眼就被选拔官看中,觉得他正是皇家卫队的最合适人选。就这样,狄青不仅顺利进入了皇帝卫队,还幸运地被提拔为下级军官(散直)。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了西夏国。北宋朝廷派出精锐的中央禁军前去征讨,战火前后延续了四年之久,最终以宋军多次失利被迫讲和而告终。然而,这场战争却给狄青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表演舞台,他的军事天赋在战争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一举成为天下知名的常胜将军。
狄青是以下级武官的身份随禁军一起参与到战争中的。当时宋朝承平已久,官兵大多疏于战阵,往往在与西夏骑兵的交战中一触即溃,甚至有不少将士一听到敌兵到来的消息便望风而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狄青骨子里骁勇善战的血液却被战火燃烧得越发滚烫。一旦临敌,他总是匹马当先,率领自己的小分队奋勇出击,不避矢石与敌人展开肉搏。狄青的悍勇似乎是与生俱来,他甚至觉得自己英俊的面孔不足以寒敌胆,特意请人打造了一张相貌狰狞的铜面具。每次交战时,他带上面具,披散头发,骑着快马,高声呼喝直冲敌军的阵营,杀进杀出,仿佛打不死的天神下凡一般。
在一次战斗中,狄青受到非常严重的创伤,这时又传来敌军进攻的消息。他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力气,腾地站起再次向敌人冲杀过去。跟在他身边的士兵也一个个被激发得嗷嗷直叫,跟着他一起击溃了对面的敌人。就这样,狄青的悍勇征服了所有参战官兵,己方士卒因此而信心大增,敌方士卒则被他杀得心惊胆落,以致于只要一看见带着面具的将军杀到,皆披靡莫敢当。到后来,宋军的指挥官每次战斗都要派狄青所部充当先锋的角色,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面涅将军的美誉。
在与西夏交战的四年当中,狄青参加的大小战斗达到25次,其中8次战斗中被敌军箭矢所伤。他率领的部队多次攻城拔寨,杀死杀伤敌军无数,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还奉命在双方争夺激烈的军事要地修筑城池、堡垒五座之多。由于勇猛善战,军功卓着,狄青的地位和名气也随之上升,很快就被提升为高级将领。
当时尹洙(后世称河南先生)担任陕西经略判官,狄青以指挥使的身份见了他一面。两人谈起兵事,尹洙对狄青非常欣赏,于是把他推荐给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韩、范二人虽是进士出身,却也颇有韬略。后世形容兵家用兵精妙有句话叫攻如孙、吴,守如韩、范,这句话后半部分指的就是他们俩。当时韩、范二人正是北宋边疆大军的主帅,他们对狄青一见奇之,待遇甚厚。范仲淹还特意送给狄青一本《左氏春秋》,对他说:为将者要文武兼备,博通古今,不然就只是匹夫之勇,成不了大气候。狄青听了深受触动,从此发奋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军事指挥艺术逐渐成熟完善。
在担任高级指挥官以后,狄青经常会想出一些简单实用的招数来打败敌人。在担任延州指挥使期间,他负责训练士卒抵御党项人的入侵。当时他亲自招募了一支新兵,取名万胜军。刚开始时由于缺乏训练,这支部队经常打败仗。有一次敌军来袭,狄青下令把万胜军的所有旗帜全部换给训练有素的虎翼军使用,由虎翼军前去迎战敌军。党项军看见经常被他们肆虐的万胜军旗帜,一个个飞扑而上,轻率冲进宋军的阵营,结果被打得大败。
狄青在战斗中经常身先士卒,但平时却坚持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士卒的爱戴,他的军令也能够被不打折扣地贯彻执行。当时战场上的士兵都是听从指挥官的鸣金(击打金属器皿如钲等发出声音)来决定进退,狄青在训练中故意打乱一些常用的做法。他密令士卒在听到第一次钲音时全军肃立,第二次则稍稍退却而实际是严阵以待,等钲声停止,则立即高声大喊向前冲杀。全军士卒都熟悉了这一指挥方式。
有一次狄青率部与敌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正要冲杀,这时突然传来一声钲音,宋军士兵听到后,马上止步不前。敌军士卒都有点莫名其妙,接着两声钲音响起,宋军开始往后退却。敌方将领见状哈哈大笑说:谁说狄青勇猛过人啊,我们还没交手,他居然就下令部队退兵了。话音未落,只听钲音停止,宋兵突然呐喊着冲向敌阵。敌军士卒被这突然的举动搞昏了头脑,登时阵势大乱,竟然相互践踏,死伤惨重。宋兵乘胜追击,一举将敌军打得落荒而逃。敌人奔逃数里后,突然在一个山涧前停了下来,摆出一副要继续与宋军交战的样子。狄青一见立即下令军队停止追击。回营后,将士们抱怨狄青为什么不下令继续追击,以致让敌方将领顺利逃脱。狄青说:亡命奔逃的敌人,突然停下来想与我军对抗,怎么知道这当中有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呢?反正我军已大获全胜,这些残兵败寇也就没有必要再贪功计较了。
由于当时战事频繁,狄青军功突出,再加上有许多名臣的推荐,所以狄青的地位上升很快。短短数年之间,他先后担任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真定路副都总管、侍卫步军殿前都虞侯、眉州防御使、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马军副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等重要职务。他的名气甚至大大惊动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这位年轻的皇帝对同样年轻的将军狄青非常好奇,特意下旨要把他召回京城来当面询问用兵方略。由于当时正是宋与西夏用兵期间,战事吃紧,狄青离不开部队,只好命令狄青绘制作战地图送回京师交给他亲自审视。后来仁宗一次次打破常规晋升狄青的官职,看得出他对狄青非常欣赏。可以说狄青的英勇善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这位年轻皇帝的热血。到了皇?四年(公元1052年),仁宗皇帝更是力排众议,擢升狄青担任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
宋代是一个非常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后世的百家姓谱系排行就是这种思潮的产物,一些出身寒微的官员在发迹以后甚至不惜修改家谱以试图与历史上的名人扯上关系。狄青在显贵以后,有不少人说他是唐代名臣狄仁杰的后代。狄青坚持不肯认同这种说法,他甚至连自己脸上标志罪犯身份的刺字也不肯除去。宋仁宗曾经亲自下诏给狄青,认为他脸上的刺字不好看,有失大臣体面,建议他用药水洗掉。狄青居然顶了回去,他回复皇帝说:陛下之所以提拔我不是因为我的门第出身,而是看在我薄有军功的份上。我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很大程度还是受了这个刺字的激励。现在请允许我保留这个刺字,这样还可以收到激发下级士卒奋勇杀敌的功效。皇帝也拿他没有办法。
平定侬智高起义
皇?四年是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这一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造反。他自称仁惠皇帝,大肆招兵买马,到处攻城略地,短短数十日就几乎占领了广西广东全境。宋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先后派杨畋、孙沔、余靖等人领兵征讨,然而却都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这样一来,大家更加畏惧义军的声势,一些有名望的武将也开始患得患失,不敢主动请命带兵。
就在这种时候,刚刚当上枢密副使、跻身执政大臣之列的狄青却积极准备请战。一些人劝他说:听说义军的标牌兵锐不可当,您初登高位,万一战事不顺,只怕会有损官声。狄青听了微微一笑说:标牌兵再厉害也只是步兵,我打算用骑兵来对付他们。劝说者又提到南方不适宜骑兵作战。狄青说:西北的土着士兵不仅善于射箭,而且一个个能吃苦耐劳。他们上高山下险坡,一如行走平地。我将征调他们作为骑兵,趁敌不备进行突击,一定可以打败敌人。他在给皇帝的表章里说:我狄青是武夫出身,不上阵杀敌就无以报国。请陛下准许我从西北征调部分骑兵入伍,作为主力禁军的辅佐,我一定将反贼的首级带回朝廷。宋仁宗看到自己亲自提拔的狄青主动请缨,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授予他指挥全权,还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狄青受命以后,仔细分析了部队的情况。他觉得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宋军屡败,士气低落;二是因为之前都是文臣做主帅,各参战部队将领对主帅很不恭敬,每次军事会议都各执所见,喧争不用其命。因此,他人还没到前线,就命人快马向前方部队下达军令,严令众将在自己到达之前不得贸然出击。
狄青率领大军赶往前线。他并不急于行军,规定每日行军路程不得超过一个驿站;在经过州府的时候,他还下令士卒休假一天。这种做法不仅极大积蓄了士兵的战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义军。
当时南方人都迷信鬼神。狄青率领大军来到桂林,突然摆起香案,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焚香祈祷说:我们此次进军,不知胜败如何?现在我将向天空抛洒一百个铜钱来请示神明,如果我们能获胜,那么这一百个铜钱落地时将全部都是正面朝上。听了这话,他手下将领大惊失色,极力劝阻他不要这样做,因为这种概率实在太低了,恐怕会严重影响军心士气。狄青不听。就在数万军士的围观注视下,只见他猛一挥手,一百个铜钱洒满一地,每个铜钱都是正面朝上。一时间军士们欢声雷动,响彻山林。狄青也高兴得不得了,他命副将取来一百支铁钉,将铜钱钉在原地,覆上青纱,亲手加上封条,然后向神明祝祷:等凯旋回来,一定重谢神明,取回铜钱。后来大军奏凯,狄青幕僚检视那些铜钱,才发觉这些钱两面都是正面。
大军来到潭州以后,狄青重新整编队伍,严明军纪。有个士兵抢了当地老百姓一把青菜,狄青当场下令处斩,于是全军肃然,没有士兵再敢违抗军令。在狄青大军到来之前,广西钤辖陈曙试图抢功,率军八千擅自出击,结果被义军打得大败。狄青到后追究众将违反军令之罪,一举斩杀将官三十余人,所有将官都吓得魂不附体,再没有人敢怠慢狄青的军令。
当时侬智高据守邕州,狄青害怕义军占据地形险要的昆仑关。于是他按兵不动,下令士卒们就地休养,一面却暗地命令宾州准备全军五日的军粮。当时正值一个节日期间,狄青命令军营中大肆张灯结彩,摆出一副全军过节、短期不会进兵的样子,还大摆筵席,宴请诸将。第一晚宴请的是副将级别的军官,当晚狄青一直在场,与大家欢饮达旦。第二晚宴请的是各营主官,当晚正碰上大风雨。大约二更时分,狄青突然起身对大家说自己有点不舒服,需要稍事休息。过了一阵子,有士兵告诉狄青的副手,说元帅在熬药吃,马上就会出来,请他暂时代劳招待宾客。此后,不断有士兵以狄青的名义出来劝客饮酒,这样一直到天亮,所有客人都不敢离席告辞。这时忽然有人骑着马前来禀报说:昨夜三更时分,元帅已经攻占了昆仑关。
直到狄青率军逼近邕州,叛军才有所惊觉,被迫摆开阵型与宋军决战。当时叛军据守在一个土坡上,狄青将骑兵隐藏在大军背后,命令步兵打前锋,他自己则站在高地上观看交战情形。当时双方战斗十分激烈,宋军前锋孙节将军不幸战死。其他将士畏于狄青军纪严明,因此不敢退却,继续亡命进攻。狄青见双方逐渐打成了胶着状态,突然令旗一挥,隐藏的骑兵分别从左、右、后三方杀出,一下将叛军队伍截成三段,轮番攻击。随着狄青手中旗帜的挥动,宋军骑兵不时变换攻击方向,叛军找不到防守的重点,所倚仗的标牌军也被宋军骑兵冲散,根本无法发挥战力。当时叛军的长枪排列如林,狄青命令宋军在马匹上加装铁连枷冲击,大败之。宋军趁势追击五十余里,斩首数千,杀死叛军高级官员五十七人之多,还生俘了五百多叛军。
当天夜里,穷途末路的残余叛军放火焚烧了邕州城,然后趁黑夜四散遁走。第二天天亮,狄青统帅大军占领了邕州城。负责打扫战场的士兵发现了一具身穿金色龙袍的尸体,众将官都认为这就是叛军首领侬智高,打算以此上报朝廷请功。狄青不答应,他对大家说:怎么能够仅仅凭借一具尸体的衣着就判定他的身份呢?我们宁愿失去这件大功劳,也不能随便欺骗朝廷啊。
在侬智高叛乱初期,由于宋军屡败,交趾国表示愿意出兵帮助平乱。宋军前敌指挥余靖上书朝廷请求批准,还命人在邕州、钦州等地准备了大量粮草打算留给交趾国军队使用。皇帝下诏拨缗钱三万给交趾国作为军费,还许诺事成后再给重赏。狄青到达前线后,马上下令禁止与交趾国联络,同时上奏朝廷说:交趾国王声称要出步兵五万、骑兵一千来助我平叛,这根本不是实情。再说,我们借外国军队来平定本国内乱,恐怕会有不少弊端。传出去说国内一个小叛乱我们自己不能解决,需要向外国借兵。再有,这些外国军队只知道考虑利益,说不定以后还会挑起我们的边疆叛乱,到那时又该怎么办呢?我请求停止借兵的举措。朝廷听取了狄青的建议。后来侬智高叛乱平定,当时人议论起这件事情,都服其有远略。
平定侬智高叛乱的军事行动集中体现了狄青的带兵艺术和指挥才能,同时也将他一生的事业推到了顶点。仁宗皇帝接到捷报,内心别提有多高兴了。想当初自己力排众议让狄青担任枢密副使,朝廷里有不少官员上书反对呢,现在狄青的成功正好堵上他们的嘴,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是一代英主,有识人之明啊!他当即命令宰相:速议赏。后来拜狄青为枢密使,还给了很多优抚举措。
狄青之死
福兮祸所伏,从一介普通士卒而担任全国最高军职枢密使,狄青依靠自己的才能和血汗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他人生下坡路的开始,只不过这一切已经不是他个人的努力所能控制得了的事情了。
狄青深知自己身居高位容易招人嫉恨,所以经常慎密寡言,谦恭忍让,尽量做到低调处世。但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却非常喜爱这位出身低微的枢密使,士兵们把狄青看作他们自己的英雄,经常夸耀他的光辉事迹;普通老百姓则把他作为例子来教育、勉励自己的孩子。据史书记载:每次狄青出门,京师百姓争相围观,希望一睹传说中的英雄人物风采,至雍路不得行。其场面壮观程度恐怕还要超过今天所谓的天王巨星现场粉丝会。然而,杀君马者道旁儿,爱之者也可能成为害之者,狄青以武将身份入主枢密院已经很招嫉恨,他的深得民心更加剧了当权者的猜疑。
自唐代藩镇割据以来,武将权力过大给政权带来的危害让人谈虎色变。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以后周统兵大将的身份发动陈桥兵变,从而黄袍加身的,他当然不愿意自己的江山有朝一日也被其他人依样画葫芦地夺取。因此,赵匡胤坐稳江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释兵权,剥夺自己手下大将的统兵权;此外,他还定下了所谓的祖宗家法,反复叮嘱自己的后代要注意防范武将权力过大。宁愿把军队指挥权交给文人,也不能让武将坐大,因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嘛,这就是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根源。而宋代文官作为这一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自然也会想方设法维护它的完整与稳定。
狄青的武夫身份既为他带来了人生的荣耀,同时也是他后来人生悲剧的直接原因。从仁宗任命狄青担任枢密副使开始,文官反对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就连当初赏识、支持狄青的文臣们也站到了反对者的阵营。反对者甚至不需要任何证据支撑,他们经常使用的一顶大帽子就是赵匡胤留下的祖宗家法。后世着名的欧阳修先生文采过人,他写给皇帝要求罢免狄青的奏章洋洋洒洒,却只有一句实质性的内容,那就是: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当仁宗为狄青辩解说狄青忠臣时,名臣文彦博一句话就顶了回去: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然后又公开对前来喊冤的狄青说:无他,朝廷疑尔。诸位不要小看宋代文臣的能量,读过《士与中国文化》和《朱熹的历史世界》这两本书的朋友就应该知道,宋朝皇帝在很多问题上不得不迁就来自文官集团的声音。
史书上有关狄青进入枢府后的记载没有任何正面的内容,有的只是狄青家中的种种怪异现象,如狄青家的狗头上居然长了角;狄青家宅院半夜有怪光异火出现;狄青某天身穿黄袍坐在殿上等等。这些传闻的由来、真伪当然不需要辩解了,它们想要说明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狄青已经是赵氏皇朝的祸害,再不果断处置,后果将不堪设想。
公元1056年,狄青背着叛臣之嫌被迫离京,出判陈州。行前,狄青悲楚地对人说:青此行必死。果然,不到半年狄青即病卒于当地,曾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享年仅49岁。尽管在狄青死后宋朝皇帝一再追封,这一切于当事者都不重要了。让我们收拾起惋惜之情,最后来看看史官的盖棺定论: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有此考语,狄青当无愧为一代名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