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载于《世纪桥》,作者:邵建忠,原题:张闻天刘英结婚毛泽东赋诗“闹”洞房
张闻天在长征路上两让总书记职务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和民主作风,使得毛泽东直夸张闻天是“开明君主”,更夸刘英是一位难得的“娘娘”。之后,众人也便跟着一起“起哄”和“喝彩”,使喧闹的情绪一时达到了高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尽艰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陕北,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点,从此结束了一年多没有根据地依托,整天都在行军打仗中度日的局面。上至党的领导人,下到每个红军战士,人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到家的感觉。张闻天、刘英也和大家一样,也准备经营起一个自己的小家。
说起张闻天与刘英的相识,那还是在苏联。
1929年,当时在苏联红色教授学院学习的张闻天,身兼中国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前身)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员,经常去为该校的学员们讲课。而此时的刘英,受当时的中央组织部长周恩来和中央宣传部长恽代英的派遣正在此校学习。期间,她多次聆听了张闻天的讲课,也曾当面向他讨教过许多问题。刘英被这位文雅学者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个人魅力所折服,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张闻天也对这个聪颖好学美丽大方的学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两人的相识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不过那也仅仅只是一般的师生和同志关系。
1931年2月张闻天从苏联回国,担任了中央局宣传部长,1933年刘英也从苏联学习归国,并先后担任过少共中央局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在工作方面彼此也曾有过接触。之后,两人又先后受党组织委派去了中央苏区瑞金。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他们随中央红军一起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刘英便是中央红军撤离瑞金时随行的32位女性之一。
由于教条主义者排斥毛泽东,红军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多人,在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后就损失过半。面对挫折和无奈,博古和李德等人不得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前进。红军在强渡乌江和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全军上下欢欣雀跃,部队的情绪一下子变得高涨起来。遵义会议后的1935年2月,红军二占遵义城。一天,刘英和邓小平等人走在街上,恰巧迎面遇上了在遵义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央总负责人的张闻天(2月5日后改称为总书记)。师生相见,格外亲切,两人在打开话匣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忘记了身边还有其他人。邓小平见状,即刻猜到了其中的“玄机”,他一个眼神便告知同伴,撤!于是几个人同时与两人打了声招呼便都迅速地离开了。张闻天和刘英望着邓小平等人离去的身影,面面相觑,却不约而同地笑了。两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中央的驻地。他们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的聊了起来,不仅聊到了各自在苏联时的情况,红军当前的处境等,还涉及到了个人问题。书生气十足的张闻天在了解刘英“个人”情况后,便壮着胆试探性地向刘英发起了“进攻”。他想先来个“火力侦察”,待奏效以后,再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当两人正聊到兴头上时,张闻天便不失时机抓住机遇,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婉转地向刘英提出:我们相识时间也不短啦,彼此也都了解,希望我们不仅做一般的同志,还……此话一出,便使得毫无思想准备的刘英觉得极为尴尬和突然。面对昔日的老师,今日的兄长、领导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她不假思索就很干脆地回答道:“我早有打算,五年内不结婚!”直截了当的就回绝了张闻天。面对刘英如此坚决的态度,张闻天这一招没能奏效,非但没有达到自己的初衷,反而令他有些茫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也使他觉得自己的行为似乎多少有一些唐突。为避免冷场局面,张闻天随即转移了话题。接着,他又提出要留刘英在此一起吃饭,刘英便以“罗迈(李维汉)抓的可紧了,出来久了怕不好”为由,谢绝了张闻天的挽留。之后两人便相互告别,回到了各自的单位。
张闻天此举怎能逃过毛泽东的眼睛,他要为两人当这个月下老,让有情人成为眷属。为促成这桩美满的姻缘,1935年4月,经毛泽东提议,由李富春亲办,一纸调令便将刘英调到中央队接替邓小平担任秘书长。说秘书长职责主要是为政治局和书记处(常委)服务,照顾中央领导人在行军途中的生活,负责会议的安排、记录、联络等。刘英虽略知一些大概的情况,但她并不清楚具体的工作,当她来到中央队干起这个差事后才发现,秘书长的工作实在不是那么轻松,整天都要和中央领导们打交道,不仅要认真周到仔细,更是责任重大,与自己以前的工作比要求更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她便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适合担当如此重任,于是直接就向毛泽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毛泽东在肯定和鼓励刘英完全有能力做好秘书长工作的同时,也建议她多向其他同志尤其是向张闻天请教和学习,之后还特意交代刘英要重点照顾好总负责人张闻天的生活。其他领导人在看出了毛泽东的用意之后,也都极力地撮合和促成此事。
红军四渡赤水之后,中央决定派人到上海然后转道去苏联,以便打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张闻天曾主动提出由自己担当此任,毛泽东没有同意,而是派陈云和潘汉年去了苏联。
对于张闻天来说,他非常感激毛泽东在个人婚姻问题上对自己的关心,不仅更加努力地为党工作,还鼓励和支持刘英也大胆地工作。为了使刘英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张闻天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她很多帮助。为教刘英学习,提高她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张闻天给她讲了许多马列主义理论,讲中国历史、联共(布)党史,教她组织召集不同会议的程序和要求,尤其在开会时如何准确完整地做好记录的诀窍等。为使她做好学习笔记,张闻天还将当时对他来说是一件宝物的钢笔也送给了刘英,在日常工作上更是让自己的警卫员多照顾刘英。虽然那时两人基本上每天都在一起,且无话不谈,但没有再提及个人之事,彼此间在感情上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仅仅只是同志和上下级关系。即便如此,毛泽东等人又从外围来极力地撮合此事,仍时不时地拿张闻天和刘英来打趣和开玩笑,浓缩两人的感情空间,以促成两人尽快结合。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张国焘依仗人多势众,拒不执行中央北上的方针,他不仅向中央伸出了要权之手,且步步逼宫,以至发展到了要以武力来要挟中央的地步。为挽救党和红军的命运,避免红军的自残和分裂,张闻天甚至向中央提出了自己愿交出总书记职务来成全张国焘的想法。在此紧急关头,中央政治局不得不连续开会研究对策。身为秘书长的刘英便全身心投入到会议的各项组织保障工作之中,全力以赴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保障会议的随时召开,并做好记录。为完整的记录留存下中央与张国焘斗争而召开的许多重要会议的历史文献,作出了贡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党中央机关进驻了瓦窑堡,与长征相比随之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张闻天经过认真地考虑后郑重地征求刘英的意见:“你看,红军已经有了家啦,我们也该有个家吧?”此时此刻,刘英被张闻天的真诚感动了。长征一路很艰辛地走过来,张闻天对她的帮助和照顾,使得刘英怎能不感激和敬重这位领导和兄长,两人的结合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刘英这次没有丝毫地推辞,她爽快地答应了张闻天的请求。
两人要结婚的消息不胫而走,博古、邓颖超等许多人便前来祝贺。毛泽东在前线正指挥中央红军和十五军团进行直罗镇战役,此役全歼东北军的109师,打破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奠基礼,这一胜利使得毛泽东异常兴奋和高兴。刚刚从前线归来情绪极高的他,在得知了张闻天和刘英要结婚的事以后,更是兴奋不已。但当他了解到两人由于囊中羞涩,甚至连一块喜糖都无法向大家表示的情况后,认为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们。于是他马不停蹄地便直奔两人的住处,非要闹洞房并讨个说法不可。
刚一踏进大门,毛泽东就开门见山冲着张闻天和刘英嚷道:“你们要请客!结婚不请客,不承认,不作数……”面对突如其来的如此场面,书生气十足的张闻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笑而不知道怎样作答。还是刘英说了话:“拿什么请客呀!又没有钱,又没有东西!”刘英表现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毛泽东心里怎能不清楚两人的家底,不仅不予“谅解”,反而故意将两人的军,且笑着嚷道:“那我就不承认……我倒是真心给你们贺喜来了,还写了诗呢。”说着就念起了自己的打油诗:“风流天子李三郎,不爱江山爱美人。当今洛甫做皇帝,爱江山又爱美人。”在场的人即刻为之鼓掌和喝彩,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张闻天在长征路上两让总书记职务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和民主作风,使得毛泽东直夸张闻天是“开明君主”,更夸刘英是一位难得的“娘娘”。之后,众人也便跟着一起“起哄”和“喝彩”,使喧闹的情绪一时达到了高潮。
这一场极为简单没有仪式的婚礼,由于有毛泽东的“打闹”,使得闹洞房的氛围虽显简朴但却非常热闹,它真实地展现了共产党人在物质极度困乏但精神极其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
初到陕北,由于物质条件所限,中央机关和军委等部门都没有专门的会议室、作战室等集体办公场所。张闻天是党的总负责人,所有政治局的会议也几乎都是在他家居住的窑洞里召开,刘英自然必须得到场。因为此时的她既是中央秘书长,又是张闻天的夫人,会议的一切准备工作自然都要由她来负责布置和安排,忙前呼后,十分辛苦。在会议休息的间隙,毛泽东等人时不时还拿张闻天和刘英两人来打趣和开玩笑,也给会议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十年后的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当选为党的主席,张闻天虽已不再是总负责人,但仍为政治局委员,此时刘英已担任了中直机关行政处学委会副主任,还是七大代表。会议期间就几位同志落选的问题,毛泽东在征求刘英的意见时,仍笑着对她说:“你是娘娘,有何意见啊!”刘英忙说:“我已经不是娘娘了。”毛泽东又说:“你是三朝元老,应该听听你的意见。”毛泽东仍很尊重刘英但却仍不失诙谐和幽默。
党的领导人的婚礼,没有举行任何的仪式,也不请客,屋里只有一个土炕,一张木桌和一把木凳,把组织分配的两孔窑洞打扫干净,两人的铺盖搬到一起,大家热闹一番,就算成了家,如此之简朴,唯有共产党人才能做得到。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作者单位:陕西老年大学)
查看更多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