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黄巢也曾有一颗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功名之心。有一年,他去长安参加武举考试。本来,武艺高超的他可以中头名状元。但是由于他没有靠山,长得又黑又丑,最终名落孙山。黄巢回到旅店,心中郁愤,挥笔写下了一首《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在诗中以菊花自喻,想像有一天,自己象菊花一样在百花凋零的季节,独自绽放,用冲天的香气,散遍长安。实际上他在诗中暗自抒发了自己不满黑暗的唐王朝统治,渴望创建自己功业的决心和气概。乱世出英雄。当时的唐王朝不能不说是乱世。经济上千疮百孔,政治上政局不稳,皇帝像走马灯似地换了数位。军阀割据混战,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老百姓对沉重的赋税难以承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区爆发了农民起义。唐懿宗继位当年,浙东地区便爆发了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农民无以为计,见有人领头起来反抗,云集响应,很快就发展到三万多人,声势浩大。他们攻打州府,开仓放粮,很受百姓欢迎。朝廷派出军队,经过八九个月才算镇压下去。经过这次农民起义,统治者本应吸取教训,寻找原因。减轻赋税,发展经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以安抚农民。但是,懿宗死后,12岁的僖宗李儇继位。他是个小孩子,不懂朝政。太监田令孜趁机把持朝政,弄权朝纲。自古道,太监祸国。这话一点不假。田令孜加重对农民的压榨,重用酷吏。比如当时由官府专卖的咸盐,天宝年间每斗盐价为10钱,到后来官府竟卖到每斗300钱!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但这东西又不可不吃,便有那脑筋灵活的人贩卖私盐。这下可招来大祸,田令孜下令对盐的销售控制得更加严格,一旦发现有人贩卖私盐,立即逮捕,投入大牢,施以酷刑,轻则杖背、发配,重则处以死刑。但是,官府愈加逼迫,人民愈益反抗,正所谓“官逼民反”。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河南、山东等地旱灾严重,但官府仍催逼租税,激起民变。次年底,濮州(今山东鄄城北)王仙芝,因生活无以为计,贩卖私盐。不料,被盐丁发现,王仙芝不肯束手就死,奋起反抗。他打死盐丁,在长垣举起农民起义大旗,宣布造反。几天时间,竟有数千人响应,参加义军。王仙芝提出“天补均平”的口号,发出檄文,抨击朝廷腐败,揭露官吏罪行,得到百姓欢迎。公元875年6月,王仙芝率领农民起义大军一路攻下濮州、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曹州(今山东曹州县北)等地。
此时在冤句的黄巢闻讯惊喜万分。他曾与王仙芝一同贩卖私盐,亲眼目睹了唐统治者的黑暗腐朽和百姓生活的困苦,心中久郁不平之气。今见王仙芝率先起事,立即也带领众私盐贩子和兄弟子侄走上反唐的道路,十几天便发展到几千人,与王仙芝在曹州会师。两军合一,达到了几万人众。此时又正值关中地区发生蝗灾,无人管理赈济。一时田地荒芜,饿殍遍地。而王仙芝、黄巢的义军转战河南,山东一带,诛杀赃官污吏,开仓放粮,得到穷苦百姓的热烈拥护。这样,起义队伍越发展越壮大,引起唐朝统治集团的恐慌,下令各地区政府组织兵力前去攻打。可是那些官员将领虽然平日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但一动真格的,个个胆小如鼠,不敢轻举妄动,都采取观望态度。唐中央政府见指挥不灵,也无可奈何,只得采取收买政策。他们派一名宦官去见王仙芝,对他许以高官厚禄,王仙芝渐为所动。又有降将王璙等人从旁劝说,他就犹犹豫豫,半推半就地答应了。黄巢得到消息,立即带兵连夜赶到蕲州,痛斥王仙芝:“难道兄弟们起兵,出生入死,就为了给你求一个官当吗?”王仙芝嗫嚅着答道:“不是我一个人当官,兄弟们都有份!”黄巢闻听,火冒三丈,悲愤地说道:“真想不到你王仙芝是如此贪图富贵之人!当初我们曾立下大誓,此次起事,定要拯救天下百姓,谁若叛悔,我与之誓不两立!”说罢,抄起桌上一只酒杯,向王仙芝砸去。酒杯正中其额头,顿时血流如注。王仙芝自知理亏,又怕黄巢杀他,也不敢反击黄巢,但又忍不下心中这口恶气,一眼瞥见站在一旁,已抖成一团的那个劝降的宦官,便将一腔怒火全发泄在他身上,走上前“啪啪”扇了两个耳刮子,又冲他吼道:“还不快滚!”一场闹剧就这样收场了。但黄巢为人爽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他见王仙芝并非能共成大计之人,便毅然决然地与之分道扬镳,拉着自己的队伍走了。
王仙芝见黄巢走了,并不悔过,反而恼恨他使自己的官没当成。他并不死心,继续派人与朝廷联系。但朝廷此时见他势力已小,就又不怎么看重他了。王仙芝心中气恨,但仍没有放弃。他一方面与朝廷讨价还价,一方面又对朝廷进行打击,以施加压力。但是,他一心幻想被朝廷招安,哪能打好仗?又加之他的叛变行为,早已引起军中大多数将士的不满,导致军心涣散。最后,他率领的这支队伍在黄梅(今湖北)被唐军打败,他本人也死在乱军之中。朝廷见王仙芝被消灭了,又使用同样的伎俩来对付黄巢。但黄巢根本不吃那一套,将前来劝降的浙东观察史崔濯痛骂一顿,轰了出去。
黄巢不仅为人正直、胸怀大志,而且颇有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他见自己率义军在北部活动一年时间,战果不大,便挥师南下,避开朝廷精锐部队,攻打其兵力薄弱地区。又采取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顺利地渡过淮河,跨过长江。一路上,连战连胜,所向披靡。黄巢与众将士们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经过一年多的长征,一直打到广州。黄巢在广州稍作整顿,又调头北上。朝廷探得消息,慌了手脚。调几路大军在陆路所必经之地五岭层层设防,欲在此地将义军歼灭。
黄巢探知官兵这种企图,果断决定从水上进发。没有船,就砍伐两抱粗的原木扎成木排。官兵大军在五岭驻扎防守,岂料义军早已在湘江顺流而下,经过数州未遇抵抗。
等到官军得到消息,义军已来到潭州(今湖南长沙),两军在江面上遭遇混战。官军的船为木板所制,义军抓住这点,用自己的木排猛撞官军船只。巨大的原木撞在上面,官军木船大多破成碎片,许多官兵落水而死。这一仗,两军激战一天,官军死伤大半,余下的纷纷投降。第二年9月,义军回渡淮河。所经之地,不扰百姓,严惩恶霸,开仓放粮,许多农民都加入进来。不久,起义队伍已达百万之众。
起义军渡过淮河,继续向长安进发。黄巢一路上以“率土大将军”的名义向唐朝将领发出檄文。告知他们:我们只向皇帝问罪,进攻长安,请各位好自为之,不要触犯我们的锋芒!各地将领本来就害怕义军攻打他们,这下更乐得据守不出,保存实力。公元880年,黄巢离开洛阳,率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往潼关。潼关守将还想顽抗,到城头察看义军情况。只见潼关周围漫山遍野飘扬着义军洁白的大旗,一眼望不到头。黄巢亲自到阵前督战,起义军见他们所崇敬的黄王来了,齐声欢呼,声音响彻山谷,震天动地。潼关守将见了,吓得两腿颤颤,慌忙率军弃城而逃。消息传到长安,唐僖宗吓得只知面对大臣哭天抹泪,毫无主张。宦官田令孜也束手无策,只得率500名神策军护卫着皇帝王妃等人逃离长安,来不及逃跑的大臣都出城投降。
十二月初五,黄巢乘坐一匹高头大马,在将士们的簇拥和一片欢呼声中,八面威风地进入长安城。城中百姓夹道欢迎。
10天后,黄巢在长安大明宫登上皇帝宝座,取国号“大齐”。他宣布:凡唐朝四品以下的官员均可留任。同时任命大将军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赵璋为侍中,朱温为将军,诗人皮日休为翰林学士,等等。
黄巢认为,他领导农民起义征战7年,终于取得胜利,赶走唐朝皇帝,建立自己的政权,已经大功告成。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义军将领,他的思想确实太狭隘了。农民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使他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满足于既有的胜利。既没有乘胜追击,又没有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根据地。当时关中尚存唐朝禁军的主力部队以及周围颇有实力的藩镇势力。黄巢只在长安享受了4个月的安稳日子,唐朝节度使郑畋、程宗楚便纠集10万人马对其形成包围之势。黄巢无奈,撤出长安。官军入城,到处抢劫,一片混乱。黄巢又乘机杀入,官军大败。他进城后,也大肆屠杀了一批欢迎官军入城的居民,这使他在百姓中失去了威信。中和元年(公元881年)6月,唐朝军队汇集了沙陀贵族李克用的骑兵,从四面八方包围长安。同时配合军事围剿采取分兵诱降政策,起义军将领朱温叛降。这就影响了义军的力量,又加上城中无粮,李克用骑兵骁勇,使黄巢不得不退出长安,开往蓝田。公元884年,黄巢率军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损失人马大半,却久攻不下。唐王朝又调动大军围攻,黄巢只好率军败退,退至泰山下狼虎谷时,被唐王朝大军重重包围。黄巢见无法突出重围,拔剑自刎。
黄巢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给唐王朝以沉重打击。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