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原为黄巢手下一员大将。唐军反扑围巢于长安之时,采取分兵诱降政策。朱温禁不住物质利诱,背叛义军,投降朝廷,严重影响义军力量。黄巢不得已退出长安,开往蓝田。而朱温却颇受僖宗礼遇,不仅封他为汴州(今河南开封)节度使,而且赐名“全忠”。这一日,朱全忠正在府中闭目养神,做着他的升官发财梦。忽有军兵来报:雁门节度使李克用在城外要见将军。朱全忠闻听,慌忙起身,亲自出城迎接。

提起李克用,不可不提他的夫人刘氏。这刘氏有勇有谋,比骁勇善战的李克用还更胜一筹。而且,刘氏与其尖酸刻薄、心狠手辣的丈夫不同,她还有一颗贤善之心。这次与丈夫一起追剿农民军,到黄巢的家乡冤句时,截获了一万多名老百姓。依李克用之见,这些人在叛匪老窝,均与叛匪黄巢有关连,说不定还有其子女兄弟在内,不如一齐都杀了。刘氏低头不语,时值天降大雨,百姓们均淋在雨中。刘氏不经意间一抬头,看见最前面的一个小男孩,全身湿淋淋的,不知是冷的还是吓的,双唇乌紫,脸色苍白,全身还在瑟瑟发抖。刘氏一见,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她走上前,解下自己的斗篷,裹在小男孩身上,回头对李克用道:“将军,叛匪虽然可恶,这些百姓都是无辜的。我看还是将他们放了罢,我们也算积些阴德。”李克用平日最听刘氏的,略一思忖,便点头答应,将所有老百姓都放了。李克用率大军继续前行。走了几日,天气放晴。监粮官前来禀报:军中粮草不多,望将军早做定夺。刘氏一见,大军恰行至朱全忠驻守的汴州城外。便向李克用建议道:“将军,不必作难。如今我们已在汴州城外,不愁无粮。想那朱全忠本为叛军降将,将军前去筹借粮草,他必然不敢不给!”李克用一听有理,这才带亲兵“义儿军”来在汴州城外要见朱全忠。朱全忠果被刘氏说中,他自认为降将之身万不可得罪朝中大臣,将李克用奉为上宾,设酒宴款待。李克用也不客气,放开肚量,大吃大喝。他本就有些瞧不起朱全忠,又加上性格使然,几杯酒下肚,口上便没了把门的,对朱全忠道:“世事真是难料啊!一年前,尊兄还在黄巢手下当差,你我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不想今日,我们又这样亲热地在一起饮酒。谁能想得到呢?”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李克用如今变相说朱全忠是一位投降者,正戳中他的痛处,怎不叫他变脸变色呢?可李克用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朱全忠的脸色,借着酒劲又故意问道:“朱公不是名‘温’吗?如今怎么又忽然改了名字呢?”朱全忠听了此言,才慢慢散去脸上的愠色,得意地说道:“蒙皇上厚爱,特赐在下‘全忠’之名。”朱全忠本以为这下李克用必会高看他一眼,不料,李克用丝毫不以为意地说道:“‘全忠’,‘全忠’,好名字,实在是个好名字。只是不知那黄巢听了,会有什么想法……”

朱全忠一听李克用如此挖苦自己,气得脸色紫如猪肝,一拍桌子,噌地站了起来。在场的监军陈景思见状不妙,忙打圆场。道:“李将军醉了,李将军醉了……”然后,不待朱全忠说话,便将李克用拉到住处休息。李克用一走,朱全忠在屋中踱来踱去,总觉胸中这口气难以下咽,“哗啦”一下将桌子掀翻在地,从墙上摘下宝剑,出屋要去找李克用拼命。正在此时,从外面奔入一人,正与他撞在一起。抬头一看,原来是手下大将杨彦洪。原来,杨彦洪听说李克用在酒席宴上对朱全忠极尽挖苦之能事,心中愤恨,便跑来与朱全忠商议给他点厉害,两人一拍即合,杨彦洪提议用火烧李克用所下榻的驿馆。这样,万一上边追查,还可逃脱罪责。朱全忠立即同意。半夜时分,驿馆内火光一片。李克用的侍卫郭景心道“不好”,忙起身奔入李克用屋中,只见他四脚八叉地仰躺在床上。郭景上前呼唤:“大帅,大帅……”无奈李克用喝酒太多,怎么招呼都毫无知觉。郭景看到外面火光冲天,把窗户都映红了,急中生智,端来一盆凉水,兜头盖脸地浇在李克用头上。李克用激凌凌打个冷颤,从睡梦中惊醒。一睁眼,看见侍卫郭景拎着个盆子站在床前,刚要发作,郭景抢上前说道:“大帅,快走!那贼人朱全忠火烧驿馆,要害死大帅。”李克用闻听,大惊失色,又见窗外火光冲天,慌忙爬起身,想拿武器,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脚下无根,走路直打晃。郭景对李克用真是赤胆忠心,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向外跑。此时,李克用的亲兵李嗣源、薛志勒等人也纷纷赶来,两下合在一起,保护李克用,向外冲杀。正在这时,天气骤变,惊雷暴雨,浇灭了大火。火灭后,冒出浓烟,又形成了掩护李克用逃走的烟幕,而不时亮起的闪电,又给他们照清了道路。此时,驿馆内的杨彦洪仍骑马跑来跑去指挥众军兵,搜捕李克用。朱全忠率另一队军兵找了半天没找着。正自沮丧间,忽见黑暗中有一个人骑着马乱窜。他想起刚才杨彦洪说过这样的话:“李克用等人善骑马,如要突围,必会骑马而逃。将军只要见骑马者便命放箭,保证万无一失”,不由得心中大喜,料定必是李克用,亲自拉弓搭箭,向那人射去。在义军时,朱全忠便有神箭将军之称。这一箭射出,正中那人后胸。朱全忠跑过去一看,大惊失色,原来射死的不是别人,正是给他出主意,让他“见骑马者就射”的杨彦洪!朱全忠后悔不迭,但人死不能复生,也只得将其厚葬了事。他在驿馆折腾了一宿,不见李克用踪迹,料定他已逃走,只好垂头丧气地收兵回府。再说李克用绝路逢生,幸遇大雨,被手下亲兵义儿军平安护送回大营。事后更加佩服夫人刘氏。他认为,皆因刘氏有好生之德,建议他放掉那一万百姓,感动苍天,才在自己遭遇火光之灾之时,天降大雨,保下自己一条性命。从此后,他越发对刘氏言听计从,而且也对烧杀抢掠之事大大有所收敛,同时严格约束手下军兵,不可胡作非为,骚扰百姓。对朱全忠,他恼恨至极。二人也就此结下梁子。两人日后还有一战,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再说大唐王朝,每况愈下。黄巢起义虽未颠覆其统治,但也动摇了它的根基。此时它已是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了。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春,僖宗驾崩。他的弟弟李晔继位,即昭宗,改元龙纪。这一时期,军阀混战,互相争夺歼灭。最后,只剩三支力量较强的队伍:一个是陕西李茂贞;一个是山西李克用;另一个就是河南朱全忠。三方势均力敌,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形成鼎足割据之势。这样一直相持了十几年的时间。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宦官给昭宗出主意,封李茂贞为岐王,进京辅佐,然后逐步铲除军阀势力。昭宗闻之有理,依计而行。因宰相崔胤依附于朱全忠,遂被昭宗贬谪出京。

李茂贞乐得将皇帝控制在自己手中,以更好保护昭宗为由,让昭宗起驾去他的大本营凤翔。昭宗不肯,李茂贞便勾结宦官韩全海逼迫其就范。昭宗这才明白,中了他们的圈套,但悔之晚矣。只得忍气吞声,呆在凤翔。而宰相崔胤被谪出京都后,立即去见朱全忠,怂恿他发兵将皇帝从李茂贞手中夺过来,先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伺机除掉,自己当皇帝。朱全忠闻听,正中下怀。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朱全忠率7万大军攻打凤翔。因城中断粮,无法再支持,李茂贞只得打开城门,将皇帝交给朱全忠。朱全忠劫持昭宗回到长安。他又采纳了崔胤的建议,为防止宦官与别的军阀勾结,控制昭宗,一次将宦官杀了800余人。此举虽从客观上结束了唐王朝的宦官之祸,但同时也枉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元祐元年(公元904年),野心勃勃的朱全忠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他为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逼迫昭宗迁都洛阳。昭宗此时只是一个傀儡,手中无权,任人摆布,虽然心中不愿意,也只得在朱全忠的控制和监视之下来到洛阳。不久就遭到杀害,他九岁儿子李柷继位,年仅13岁,即哀帝。完成了这一步,朱全忠开始大肆屠杀李氏宗亲和唐朝官员,并将他们的尸体丢入黄河。

公元907年3月,朱全忠逼迫小皇帝禅让,自己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年号为开平。

不久,朱全忠又将唐朝最后一位小皇帝杀害。至此,唐王朝从公元618年李渊开国,到公元907年李禅位,共经历了23位皇帝,历时整整290年。

此后,中国开始了五代十国纷争的复杂局面。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